《寓言二则》课件(2课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寓言二则》课件(2课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17 00:33:37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寓言二则《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 新课导入《东施效颦》新课学习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所以美。
新课学习东施效颦效:效仿 、模仿颦 pín :皱眉头东施:越国的丑女。
新课学习注释:西施:越国苎zhù罗人(今浙江暨南)人,四大美女之一,
病心:害心疼病。
颦:皱眉
归:返回。
里:乡里。
亦:也。

新课学习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译文:
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触额,从街上走过。 新课学习去:躲开,避开。
里:乡里。
挈:qìe 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是带领的意思。
美:用动作词,以为美。
彼知颦美:她只知道皱着眉头美。
效:模仿。
病:毛病。
所以美:美的原因,为什么美新课学习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译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新课学习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之:
1、相当于“的”。
2、相当于“这”
“此”,指之前
提到的事或物。
3、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
“它”。
新课学习彼知颦美
而不知颦所以美。译文: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所以她不管怎样模仿,都没有西施美。 新课学习邻居们见到东施效颦的样子,有的……有的……还有的…… 问题一:
为什么村子里人的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避开或不出门呢?
(因为东施本来就很丑,再加上刻意模仿,五官再添愁苦之态,奇丑无比,令村里人见她都远远避开或不出门。)
问题二:
课文为什么没写东施丑到什么程度,而写人们的反应?
(作者大胆舍弃对其眉、眼、口鼻等的具体描写,完全从侧面着笔,去描写东施仿效西施后的丑态引起人们的反应。用“里人”“坚闭门而不出”和“挈妻子而去之走”的行为描写进行侧面烘托。周围的人都在因东施的样子而争相离去,我们就自然不难想象出东施的丑陋形象。作者用这样的描写方法去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让我们去创造“东施”一个自己认为最丑的东施形象,不同读者心目中的东施虽然各不相同,但同样都会是丑陋、愚蠢、可笑的,这样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问题三:
西施皱眉捧心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捧心的样子为什么丑?
(西施被誊为“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一,本身就有着沉鱼落雁之貌,她难受忧伤的样子也必定别有一番楚楚动人的风韵,而东施忽略了二者的本质差异,在原本就丑的基础上,却硬要盲目地仿效,让五官再添愁苦之态,自然奇丑无比)
总结
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
不能盲目地去模仿,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 。
做任何事都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模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启示) 课堂练习1. 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西施病而 颦 其里
  ②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 之
  ③贫人见之, 挈 妻子而去之走
2. 填空:
  庄子,名 ,战国时期 的创始人。 作业

1、背诵《东施效颦》
2、为本则寓言扩写并续写结尾。
扩写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东施”或以“路人”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这则寓言;
(2)可适当加入一些细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续写要求:
(1)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连贯;
(2)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  病 而颦 自然流露——美
   东施  见 亦颦 刻意模仿——丑(侧面描写)
不切实际的照搬照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课件16张PPT。《楚王好细腰》 春秋 战国《墨子》 新课导入 《墨子》:墨子姓墨名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新课学习读顺课文: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jī )年,朝有黧黑之色 。 一周年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新课学习古今对照: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抑制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大臣们)脸色都是黑黄色。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起 因⑴知道楚王喜欢细腰后,大臣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⑵大臣们是怎样做的?新课学习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新课学习⑴你能否为大家演示一下“胁”“带”“扶”这几个动作,并用自己的具体的语言描绘自己的体会。
⑵大家想一想:大臣在细腰的过程中是否有痛苦,他们会有思想矛盾吗?猜猜他们怎么想的。
⑶再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大臣们的矛盾心理。新课学习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臣武将细腰之苦? ”的结果是什么?新课学习
以饭为节 扶墙然后起
胁息然后带 黧黑之色
对于位高权重的人物来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须谨慎行事,否则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楚王好细腰》对你有什么启发?
不能为了投上司所好,做荒唐事,害苦自己。
当领导的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正确的方法影响民众。
总结
当年唐王喜欢斗鸡,天下一片鸡鸣;靖王喜欢促织,朝野处处蛐蛐叫。假如你是楚王,你怎么做?对你有什么启发?
从“美与丑”的角度谈谈,楚王引领时尚,大臣跟风造成很坏的后果,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课堂练习
1.《楚王好细腰》的“好”音节是 ,音调是 声,意思是 。
2. 墨子,名 又称 ,中国战国初期的 家, 创始人。墨子及弟子的言论,被集成一书,便是 。
3.“昔者”: 。
4.“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故”: 。“臣”: “一饭”: 。“为节”: 。 作 业
1.同学们,古文的语言很简洁,请你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把文武百官的丑陋举止写出来,也许你就会成为小作家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楚王好细腰
              ——《墨子》
 好士细腰——以一饭为节——朝有黎黑之色
  (起因)   (过程)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