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认识三角形
SJ
四年级下册
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认识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1
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你能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
探究点
认识三角形
1
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三角形的
3条边都是线段。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三角形有几个顶点 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
条边和
3个角。
右边的方格纸上有4个点。
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
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你有什么发现?
小试牛刀
2
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你量的是哪条线段 它有什么特点?
人字梁的高度是
上面的顶点到它
对边的距离。
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互相垂直。
探究点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2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画出右边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并和同学交流你的画法。
小试牛刀
1.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
√
√
小试牛刀
2.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小试牛刀
1.
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三角形。
(1)至少要用(
)根硬纸条,因为三角形有(
)条边。
(2)要用(
)颗图钉,因为三角形有(
)个顶点。
三
三
三
三
2.
观察下面各图形。
其中,是三角形的图形有(
)。
① ② ③ ⑥
3.
填一填。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
)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底,也就有(
)条高。
垂直
底
3
3
(2)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底(
)cm
底(
)cm
底(
)cm
高(
)cm
高(
)cm
高(
)cm
略
4.
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认识三角形
:
三角形是指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它由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组成。它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三角形的底和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归纳总结:
1.
画出下面三角形边上的高。
夯实基础
2.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和一个底3厘米、高5厘米的三角形。
3.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1)选两块拼一个三角形。
(2)选三块拼一个三角形。
(3)你还能用几块拼成一个三角形?
答案不唯一
4.
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如右图),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一定比小棒短吗?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87+55
42×102
67×58+33×58
=45+55+187
=100+187
=287
=42×100+42×2
=4200+84
=4284
=58×(67+33)
=58×100
=5800
易错辨析
辨析:不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5.
判断: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
)
×
6.
判断: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
辨析:对三角形高的意义理解不透彻
×
作
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1.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
2.解决生活中的三角形问题
作业提升方向
作业提升练
7.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底
4
厘米,高
3
厘米的三角形和一个底
5
厘米,高
5
厘米的三角形。(每个小方格边长是
1
厘米)
略
8.
在三角形
ABC
中,小蚂蚁要从
A
点到
BC边,请你帮它设计一条最短路线,并说明理由。
理由:垂直线段最短。
作业拓展练
9.
下面各图中各有几个三角形。
10
5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4.完成
“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3)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例题2人字梁图。
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2.组织交流。
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
“试一试”。
先让学生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出底边上的高,然后和同学交流画法。
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
2.完成
“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
3.课件出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底
底
强调:第一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条底上的高。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