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 ,回顾策略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四、课堂小结,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课件33张PPT。 用“画图和转化比”的策略
解决问题SJ 六年级下册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次跟小伙伴们院里玩耍,院子里有口大水缸。有小孩爬缸沿上玩,不小心掉进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孩子快要没顶了。别孩子们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生智从地上捡起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水流了出来,被淹水里小孩也得救了。课后作业探索新知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用画图和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1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先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可以怎样解答。解决上面的问题,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21÷(5-2)=7(人)
7×2=14(人) 检验:14÷(14+21)
=14÷35
=
答:美术组男生有 人14赵大娘家养的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4:7,公鸡比母鸡少30只。赵大娘家养的公鸡有多少只? 30÷(7-4)×4=40(只)
答:赵大娘家养的公鸡有40只。(1)男生:
女生:
男、女生人数比是( ),女生占总人数的( ),男生比女生少( ),女生比男生多( )。
(2) 一杯果汁,已经喝掉了13,还剩下240毫升。已经喝的 是剩下的( ),已经喝了( )毫升。3∶41201.填一填。(3)实际比计划多植树 ,实际植树棵数是计划的( ),计划植树棵数比实际植树棵数少( ),实际植树棵数×( )=计划植树棵数。2.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1) 学校科技组共有学生60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男生:
女生:
女生:60× =25(人)
男生:60-25=35(人)
答:男生有35人,女生有25人。(2)妈妈给小明买了一套桌椅,共花了480元,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140%。桌椅各多少元?
椅子:
桌子:画图略。椅子:480÷(1+140%)=200(元)
桌子:480-200=280(元)
答:椅子200元,桌子280元。3.解决问题。
(1)树林有杨树和松树一共390棵,松树比杨树多 。两种树各有多少棵?(选择你喜欢的策略解答,并检验)(2)工程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公路的 ,还剩10千米没修,工程队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想:已修的路程相当于没修的 。10× =15(千米)
答:工程队已经修了15千米。在解决问题时借助图示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晰;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如分数转化成比),可以使解题方法变得简单、易懂。归纳总结:1.看图填空。5253235772522.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全程的30%,离乙地还有14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全程的30%140千米1-30%=70% 140÷70%=200(千米)200×30%=60(千米)(2)六年级生物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只数的比是5:3,白兔比黑兔多12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多少只?你知道男、女运动员各有多少人吗?6. 小明的书橱一共有三层,上、中、下层书的本数比是5:6:4.已知上层放了100本书,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7. 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3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刻会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火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相遇时客车和货车各行驶了多少千米?(先在图中画一画,再解答)单位“1”客车货车相遇点4.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人数在40~50之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 的 。六年级一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7+8=15(份) 15×3=45(人)
45÷15×7=21(人)
45÷15×8=24(人)
答:男生有21人,女生有24人。辨析:不能辨别清楚转化前后不同量的对应关系辨析:找不准单位“1”5.甲、乙、丙三人合修一条路,甲修的长度是乙、丙修的长度和的 ,乙修的长度是甲、丙修的长度和的 ,丙修了1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作 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1.结合“比”的方法解题
2.运用转化“比”的方法解题
3.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找出等量关系解题6.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它的 ,第二天修了60千米,这时,剩下的长度与已修的长度比是2∶5,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60÷( - )=140(千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40千米。7.甲、乙、丙三人一共储蓄35万元,甲的钱数是乙的 ,乙的钱数是丙的 。三人各储蓄多少万元?甲∶乙∶丙=9∶12∶14
甲:35× =9(万元)
乙:35× =12(万元)
丙:35× =14(万元)
答:甲储蓄9万元,乙储蓄12万元,丙储蓄14万元。360÷2=180(米)
180÷(4+5)×4=80(米)
180-80=100(米)
80×100=8000(平方米)
答:学校操场的面积是8000平方米。8.学校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360米,操场的宽是长的 ,学校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0-40)÷(7-2)×2=16(米)
40-16=24(米)
答:两根绳各剪去24米。9.有两根绳,一根长80米,另一根长40米。从两根绳上各剪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短绳剩下的长度是长绳剩下的长度的 。两根绳各剪去多少米?画图略。28÷(3-1)×2=28(元)
28÷(3-1)×4=56(元)
答:小明带了28元,小强带了56元。10.小明和小强在新华书店买同一本书,小明用去所带钱的 , 小强用去所带钱的 ,当他们都买了书后,小明剩下的钱 比小强少28元。小明、小强各带了多少元钱?画图略。(40×2)÷(5-4)×(5+4)=72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720千米。11.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过了中点 40千米,乙车行的路程是甲车所行路程的 。A、B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12.水果店里西瓜的质量比苹果多100千克,苹果未卖,西瓜卖 出 后,苹果的质量比西瓜多了20千克,原来水果店里有 西瓜多少千克?(100+20)÷ =360(千克)
答:原来水果店里有西瓜360千克。13.书法兴趣小组原来女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新学期有4名 女生退出,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书法兴趣小组 现有女生多少名?÷(1- )=
4÷( - )=20(名)
20× =12(名)
答:书法兴趣小组现有女生12名。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