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四中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届北京四中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18 17:12:14

文档简介


[真题回顾]
例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21·世纪*教育网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审题立意】整个语段叙述的中心是尾气排放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提升“成品油质量”都是为了降低尾气排放量。所以,要填写的句子的叙述重点也应该落到尾气排放量上。B叙述重点是“汽车的改造”;C中的“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不管……都……”的句式不如A“即使……也……”的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性,所以A更恰当。
  【答案】A
例2.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www-2-1-cnjy-com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
③ 。
【审题立意】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一定能很好适应社火需要”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21*cnjy*com
【参考答案】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考情报告]
2015-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考查类别
考查角度
命题特点
2015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
选用句式
客观题,填空式,事理顺序
  ①选用句式2015年高考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而且也符合句子衔接连贯这个考点;2017年通过仿照推断的形式考查仿写这一考点。②2018年高考备考还是要重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考查,从考查角度来看,不同的能力要求所占的考查比重也不尽相同:仿用类相对较多,且一般和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变换类可以考查“下定义”“重新描述一段文字”“改写招聘启事”等,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选用类相对较少。③综合性增强,也就是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尤其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题目同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考查。
2015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
选用句式
客观题,填空式,事理顺序
2016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
/
/
2016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
/
/
2016年全国
新课标卷Ⅲ
/
/
2017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
仿写句式
逻辑推理
参照句式,推断问题
2017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
仿写句式
逻辑推理
参照句式,推断问题
2017年全国
新课标卷Ⅲ
仿写句式
逻辑推理
参照句式,推断问题
一、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对这些细微区别的考查。
1.话题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www.21-cn-jy.com
例1: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考查从话题一致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答案。①前面的一句话谈论的中心话题是“纳西古城”,因此①应该以“古城”开头;②前面有主语“我们”,为了保持话题一致,紧承的一句应该与“我们”保持连贯,所以应该为“远远地就能望见”,②后面的一句话,陈述的话题是“上面镌刻着”,所以②所表述的中心话题就应该是什么上面,所以应该为“拱形城门”。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还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性,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同时还要注意特定的情境氛围。一般来说,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还有特定的氛围。还要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显示句间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D
2.词语照应。词语的照应和暗示是选用句式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通过关键词语关系和句意的分析,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照应的内容。
例2:下列各项中,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记忆”“能力”“刘言”“李莉”四个词语在选项中都按照次序再现,属于再现式照应,所以在写后句论及两人的优点时也要有照应关系,即应按照人物前后顺序在“记忆和理解能力”中相对应的“长”,陈述“刘言”“李莉”的“长”,词序上应相照应,故可排除B、D,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句意也是最连贯的。题干有两个地方规定了下文的顺序,一是应先说记忆后说理解,二是先说刘言后说李莉。另外,从表意角度看,都是从长(强)处来说的。21·cn·jy·com
【答案】C
3.氛围一致。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2-1-c-n-j-y
例3: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______________。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那背后的雄伟天山。 【版权所有:21教育】
A.在干燥的沙漠长出几棵小草,它们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沙漠,给沙漠带来宝贵的生机
B.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C.苍茫的大漠,宽广而静美,在五千年的晴空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D.感觉自己置身于波光粼粼的大海,沙子自觉而乖巧地排成鱼鳞状,润泽而光滑
【解析】选用句式,不仅要结构严谨,还要使文段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同其中的景象高度一致,才能让文脉贯通,语意畅达。我们应先从整体上揣摩文本的情感基调,然后找出与其情感最吻合的物象或景致。通读上文,文段描写了大西北特有的景致,“空山绝谷”“阴凉”“茫然”等词语,尽显荒凉、沉寂、没有生气、人迹罕至的情调。A项中的“小草”“点缀”等给人绿色和生机;C项中的“晴空”“耀眼的光芒”都呈现出明亮而温暖的色调;D项惟妙惟肖地描写沙子,沙子变成一群可爱的生灵,流露了作者对沙漠的喜爱。这些显然与文段的格调不一。而B项中的“铁色戈壁”“空旷宁寂”“四顾无援”等就与文段的情感氛围融合统一了。
【答案】B
二、句式变换
1.长句变短句——四步法
(1)提取句子主干。把长句的基本结构(主、谓、宾)抽出来独立成句。
例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这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的传奇式人物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并不十分厚的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提取主干句: 人们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发现了这本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2)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独自成句。剥离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先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其次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对应的主语,然后形成独立的中(短)句。如上题的修饰成分可按时间顺序排列组合,这个长句就可变为下列五个短句:21教育网
①歌德是一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②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③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④这本集子记载着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⑤它并不十分厚。21*cnjy*com
(3)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即合理安排各内容要点的表达顺序,使语意连贯,为表达需要,可适当补充必要的关联词或指示代词。如上题在组织答案时,第二次叙述“歌德”“这本集子”时就应添加指示代词“他(它)”,以使语意更简洁、连贯。所以上题的答案是:歌德是一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人们在他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发现了这本记载着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这本集子并不十分厚。
注意:调整句序要讲究一定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如果修饰限制成分是由并列短语组成,因无先后主次之分,可依原长句的顺序安排。②如果改成的短句间存在着时空或事理上的关系,那么就应按时空或事理顺序调整短句间的关系。
(4)检查信息是否有遗漏,是否改变了句子原意,各短句是否有语病,是否合乎题目要求。
2.短句变长句——主干枝叶法
短句变长句一定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保证变换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弄清该系列短句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可做长句主干的一个句子,作为长句的主干;将其他短句改作该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的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一定要注意改变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切不可成为复句甚至句群。给某个概念作解说或下定义也可用这种方法。
例2: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个字)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解析】对“端午节”下定义,第①句应是主干句,由此可确定句子宾语为“传统节日”,再从其他句子中找出那些要点信息,将其转化为宾语的定语。在组织语言时,还应注意多个定语之间的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3.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整句指的是句子结构相对整齐、一致的一组句子,多为排比句、对偶句、对比句;散句指的是结构比较自由、错落有致的一组句子,主要是非排比句、非对偶句以及长短句交错的句子。整句和散句变换的关键主要落实在重复性用词上。整句变为散句,应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语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散句变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其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对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例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解析】排比句是一种整句,它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结构一致的句子组成。从原句可以提取出重复性的“常成为”之类的词语,由此可以确定各句的句式为“……常成为……”。这样,将句子中的四种人的四种灵感情况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成为霎时的喜悦。
三、仿用句式
仿写类试题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重要题型,总让许多考生头痛不已。其实,只要弄清原句特点,把握五个一致,不愁拿不到高分。以下题为例,谈谈仿写技巧。
例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解析】1.话题一致。即明确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如该题要求自选话题,既可以是原话题,也可以是新的自选话题。如本题要另选话题,可以选“宽容”“坚强”等。
2.主旨一致。即理解原句含意,特别是隐含之意。如该题意在从正面强调话题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哲理性和启发性。如本题的第二句必须是所选话题的“作用”。
3.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形式上具有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注意句子结构形式要与之高度一致。如该题的句式是:“……是……中的……,使……者……了……”。2·1·c·n·j·y
【参考答案】善良是茫茫冰雪中的火焰,让饥饿者感到了温暖;善良是炎炎烈日下的清风,让耕作者感到了舒适。
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② 。
③ 。
3. (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4.(2015·湖北卷)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个字;④构字、组词不在答题卡上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4分)
构字部件:禾 亻口 日 又 月 言 ?
构字词示例:?→又 → 友 → 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 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5.(2015·天津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6.(2015·山东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4分)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7.(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3分)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8.(山东日照2018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好,它的生态系统就一定很好,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也就一定很好。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①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城市的生态系统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内蒙古鄂尔多斯2018届高三模拟)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当今社会,从小学到高中,择校热有增无减。高考之后,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名校录取。因为只有名校毕业,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①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② 。
③ 。
10.(安徽皖西南50所名校2018届高三11月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有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房价高涨,市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行调控。现在,房价已出现环比略降的态势。老百姓心里安定了,只要实现了住房梦,就能让社会稳定下来,而社会稳定下来,老百姓就一定能有满满的幸福感,国家也必然会富强起来。
①实现了住房梦,也不一定能让社会稳定下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21cnjy.com
2017年11月15日,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运动会如期举行,接力赛是其中最紧张激烈的运动项目。接力赛获得好成绩的集体印证了一个道理:合作能实现共赢。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中学生,只要学会与别人合作,就能取得成功。如果双方不是合作关系,就肯定是敌我关系,就会产生竞争。而竞争必然会使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
①学会与别人合作,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河南郑州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残疾考生魏祥为什么只要求解决母子的住宿,没有其他要求?答案很简单:自尊与善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尊与善良,就会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提倡自尊与善良,这样,势必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提高了,我们的强国梦也就实现了。
①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与善良,不一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8届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又到毕业季,高校校长们的毕业寄语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新媒体时代,一篇精彩的校长毕业寄语往往能够迅速传播,其影响力往往很大。只要毕业寄语别具一格,校长就一定能够走红,每一个学生也一定能够从中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
①校长精彩的毕业寄语不一定能迅速传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江西临川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下面文段的叙述中,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
继共享单车火爆后,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喧闹之间,“共
享经济”早已变了味。某些从业者认为,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便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或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不少“跟风者”,幻想着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例:不是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就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安徽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活是一门学问。青少年很少有人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因为只有成年了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生活真谛需要有丰富多样的生活经历,有了生活经历,就一定会有生活体验和认识,进而也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①不是成年了就会懂得生活真谛。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解题思路】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中所给①句是针对“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2.
【解题思路】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所给材料中有几处推断:一是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三是只要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由“势必”“这样就可以”“只要……就……”等可知,这三个推断都过于绝对。明确了这三个推断的问题后,就可以仿照句①来说明推断中存在的问题了。
【参考答案】②限制燃放无法完全避免发生火灾
③限制燃放无法完全避免环境污染
3.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使用归谬法,得出的结论必须是错误的,因为有参考示例,所以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4.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这种仿写不同于以往的仿写句子,是仿写组字,组词,然后再造句。这种仿写立意新,命题活,很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和创新。
【参考答案】(示例一)(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社会 建和谐中国
(示例二)(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5.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仿写句式,二是仿写修辞,三是仿写内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参考答案】“田”字形似方整的土地,“田”加“心”是“思念”的“思”。“田”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恬静、归隐、故土相联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让人怡然自乐,“耕种山田三四亩”则引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6.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改写后的各句在修辞、句式、字数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语意的前后连贯通畅。
【参考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7.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散句变整句的句式变换题,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确立其中的一句为句式基准句,然后把其他的句子按照此句的句式进行改写,最后,有必要进行合理排序。
【参考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符合试题要求,其他答案亦可)
8.
【解题思路】注意表述绝对的句子“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②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好。
③不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9.
【解题思路】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分析条件关系,基本说得绝对的都有问题,注意“只有……就……”这个搭配。2017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做题思维方法有:①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②重点把握句间逻辑关系;③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的解析,我们可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的错误。
【参考答案】②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③不是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10.
【解题思路】推断时讲究逻辑的严密性。比如该题在推断时思维不缜密,逻辑错误。因为社会稳定,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和国家富强三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②社会稳定下来,老百姓也不一定就能有满满的幸福感
③老百姓的满满幸福感也不是必然能让国家富强起来
11.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首先浏览语段,找出语言表达绝对化的句子,如“如果双方不是合作关系,就肯定是敌我关系”,不是合作关系,也不一定就是敌我关系;如“而竞争必然会使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竞争也不一定会让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找到这些句子之后,再模仿例句的形式进行改动即可。
【参考答案】②双方不是合作关系,不一定就是敌我关系
③竞争不一定会使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
12.
【解题思路】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举国上下都在提倡自尊与善良,这样,势必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提高了,我们的强国梦也就实现了。”推断存在逻辑问题,说法太绝对。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与善良,不一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参考答案】②提倡自尊与善良,不一定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③文明程度提高了,不一定就实现了强国梦
13.
【解题思路】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只要……就……”表达过于绝对化了,“每一个学生也一定能够从中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中“一定”推断也太武断了。
【参考答案】②毕业寄语别具一格不一定能让校长走红。
③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别具一格的毕业寄语中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
14.
【解题思路】题干说的是“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绝对化,并不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就一定能让“产业快速放大和增长”;“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绝对化,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并不一定能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参考答案】①不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就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
②不是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就会被投资者看中,能够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15.
【解题思路】题干问的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有了生活经历,就一定会有生活体验和认识”,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化,“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和认识”并不能划绝对的等号;“进而也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有了生活体验和认识并不一定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说法过于绝对。
【参考答案】②有生活经历不见得就会有生活体验和认识
③有了生活体验和认识也不见得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

[真题回顾]
例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审题立意】整个语段叙述的中心是尾气排放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提升“成品油质量”都是为了降低尾气排放量。所以,要填写的句子的叙述重点也应该落到尾气排放量上。B叙述重点是“汽车的改造”;C中的“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不管……都……”的句式不如A“即使……也……”的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性,所以A更恰当。
  【答案】A
例2.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
③ 。
【审题立意】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一定能很好适应社火需要”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考情报告]
2015-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考查类别
考查角度
命题特点
2015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
选用句式
客观题,填空式,事理顺序
  ①选用句式2015年高考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而且也符合句子衔接连贯这个考点;2017年通过仿照推断的形式考查仿写这一考点。②2018年高考备考还是要重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考查,从考查角度来看,不同的能力要求所占的考查比重也不尽相同:仿用类相对较多,且一般和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变换类可以考查“下定义”“重新描述一段文字”“改写招聘启事”等,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选用类相对较少。③综合性增强,也就是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尤其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题目同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考查。
2015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
选用句式
客观题,填空式,事理顺序
2016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
/
/
2016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
/
/
2016年全国
新课标卷Ⅲ
/
/
2017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
仿写句式
逻辑推理
参照句式,推断问题
2017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
仿写句式
逻辑推理
参照句式,推断问题
2017年全国
新课标卷Ⅲ
仿写句式
逻辑推理
参照句式,推断问题
一、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对这些细微区别的考查。
1.话题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2·1·c·n·j·y
例1: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考查从话题一致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答案。①前面的一句话谈论的中心话题是“纳西古城”,因此①应该以“古城”开头;②前面有主语“我们”,为了保持话题一致,紧承的一句应该与“我们”保持连贯,所以应该为“远远地就能望见”,②后面的一句话,陈述的话题是“上面镌刻着”,所以②所表述的中心话题就应该是什么上面,所以应该为“拱形城门”。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还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性,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同时还要注意特定的情境氛围。一般来说,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还有特定的氛围。还要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显示句间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D
2.词语照应。词语的照应和暗示是选用句式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通过关键词语关系和句意的分析,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照应的内容。
例2:下列各项中,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记忆”“能力”“刘言”“李莉”四个词语在选项中都按照次序再现,属于再现式照应,所以在写后句论及两人的优点时也要有照应关系,即应按照人物前后顺序在“记忆和理解能力”中相对应的“长”,陈述“刘言”“李莉”的“长”,词序上应相照应,故可排除B、D,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句意也是最连贯的。题干有两个地方规定了下文的顺序,一是应先说记忆后说理解,二是先说刘言后说李莉。另外,从表意角度看,都是从长(强)处来说的。【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C
3.氛围一致。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例3: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______________。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那背后的雄伟天山。
A.在干燥的沙漠长出几棵小草,它们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沙漠,给沙漠带来宝贵的生机
B.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C.苍茫的大漠,宽广而静美,在五千年的晴空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D.感觉自己置身于波光粼粼的大海,沙子自觉而乖巧地排成鱼鳞状,润泽而光滑
【解析】选用句式,不仅要结构严谨,还要使文段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同其中的景象高度一致,才能让文脉贯通,语意畅达。我们应先从整体上揣摩文本的情感基调,然后找出与其情感最吻合的物象或景致。通读上文,文段描写了大西北特有的景致,“空山绝谷”“阴凉”“茫然”等词语,尽显荒凉、沉寂、没有生气、人迹罕至的情调。A项中的“小草”“点缀”等给人绿色和生机;C项中的“晴空”“耀眼的光芒”都呈现出明亮而温暖的色调;D项惟妙惟肖地描写沙子,沙子变成一群可爱的生灵,流露了作者对沙漠的喜爱。这些显然与文段的格调不一。而B项中的“铁色戈壁”“空旷宁寂”“四顾无援”等就与文段的情感氛围融合统一了。
【答案】B
二、句式变换
1.长句变短句——四步法
(1)提取句子主干。把长句的基本结构(主、谓、宾)抽出来独立成句。
例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这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的传奇式人物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并不十分厚的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提取主干句: 人们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发现了这本集子《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2)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独自成句。剥离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先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其次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对应的主语,然后形成独立的中(短)句。如上题的修饰成分可按时间顺序排列组合,这个长句就可变为下列五个短句:21教育网
①歌德是一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②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③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④这本集子记载着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⑤它并不十分厚。21cnjy.com
(3)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即合理安排各内容要点的表达顺序,使语意连贯,为表达需要,可适当补充必要的关联词或指示代词。如上题在组织答案时,第二次叙述“歌德”“这本集子”时就应添加指示代词“他(它)”,以使语意更简洁、连贯。所以上题的答案是:歌德是一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者。他靠着自学和个人奋斗而成为一代思想巨子。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人们在他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发现了这本记载着那些“充满于每日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这本集子并不十分厚。
注意:调整句序要讲究一定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如果修饰限制成分是由并列短语组成,因无先后主次之分,可依原长句的顺序安排。②如果改成的短句间存在着时空或事理上的关系,那么就应按时空或事理顺序调整短句间的关系。【来源:21cnj*y.co*m】
(4)检查信息是否有遗漏,是否改变了句子原意,各短句是否有语病,是否合乎题目要求。
2.短句变长句——主干枝叶法
短句变长句一定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保证变换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弄清该系列短句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可做长句主干的一个句子,作为长句的主干;将其他短句改作该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的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一定要注意改变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切不可成为复句甚至句群。给某个概念作解说或下定义也可用这种方法。
例2: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个字)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解析】对“端午节”下定义,第①句应是主干句,由此可确定句子宾语为“传统节日”,再从其他句子中找出那些要点信息,将其转化为宾语的定语。在组织语言时,还应注意多个定语之间的排列顺序。21*cnjy*com
【参考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3.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整句指的是句子结构相对整齐、一致的一组句子,多为排比句、对偶句、对比句;散句指的是结构比较自由、错落有致的一组句子,主要是非排比句、非对偶句以及长短句交错的句子。整句和散句变换的关键主要落实在重复性用词上。整句变为散句,应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语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散句变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其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对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例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解析】排比句是一种整句,它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结构一致的句子组成。从原句可以提取出重复性的“常成为”之类的词语,由此可以确定各句的句式为“……常成为……”。这样,将句子中的四种人的四种灵感情况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成为霎时的喜悦。
三、仿用句式
仿写类试题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重要题型,总让许多考生头痛不已。其实,只要弄清原句特点,把握五个一致,不愁拿不到高分。以下题为例,谈谈仿写技巧。
例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解析】1.话题一致。即明确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如该题要求自选话题,既可以是原话题,也可以是新的自选话题。如本题要另选话题,可以选“宽容”“坚强”等。
2.主旨一致。即理解原句含意,特别是隐含之意。如该题意在从正面强调话题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哲理性和启发性。如本题的第二句必须是所选话题的“作用”。
3.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形式上具有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注意句子结构形式要与之高度一致。如该题的句式是:“……是……中的……,使……者……了……”。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善良是茫茫冰雪中的火焰,让饥饿者感到了温暖;善良是炎炎烈日下的清风,让耕作者感到了舒适。
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中所给①句是针对“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21·世纪*教育网
“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② 。
③ 。
【解题思路】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所给材料中有几处推断:一是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三是只要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由“势必”“这样就可以”“只要……就……”等可知,这三个推断都过于绝对。明确了这三个推断的问题后,就可以仿照句①来说明推断中存在的问题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②限制燃放无法完全避免发生火灾
③限制燃放无法完全避免环境污染
3. (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使用归谬法,得出的结论必须是错误的,因为有参考示例,所以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4.(2015·湖北卷)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个字;④构字、组词不在答题卡上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4分)
构字部件:禾 亻口 日 又 月 言 ?
构字词示例:?→又 → 友 → 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 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这种仿写不同于以往的仿写句子,是仿写组字,组词,然后再造句。这种仿写立意新,命题活,很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和创新。
【参考答案】(示例一)(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社会 建和谐中国
(示例二)(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5.(2015·天津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仿写句式,二是仿写修辞,三是仿写内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参考答案】“田”字形似方整的土地,“田”加“心”是“思念”的“思”。“田”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恬静、归隐、故土相联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让人怡然自乐,“耕种山田三四亩”则引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1*cnjy*com
6.(2015·山东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4分)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改写后的各句在修辞、句式、字数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语意的前后连贯通畅。
【参考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7.(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3分)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散句变整句的句式变换题,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确立其中的一句为句式基准句,然后把其他的句子按照此句的句式进行改写,最后,有必要进行合理排序。
【参考答案】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符合试题要求,其他答案亦可)
8.(山东日照2018届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好,它的生态系统就一定很好,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也就一定很好。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①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城市的生态系统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注意表述绝对的句子“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②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好。
③不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9.(内蒙古鄂尔多斯2018届高三模拟)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当今社会,从小学到高中,择校热有增无减。高考之后,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名校录取。因为只有名校毕业,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①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② 。
③ 。
【解题思路】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分析条件关系,基本说得绝对的都有问题,注意“只有……就……”这个搭配。2017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做题思维方法有:①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②重点把握句间逻辑关系;③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的解析,我们可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的错误。
【参考答案】②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③不是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10.(安徽皖西南50所名校2018届高三11月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有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2-1-c-n-j-y
房价高涨,市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行调控。现在,房价已出现环比略降的态势。老百姓心里安定了,只要实现了住房梦,就能让社会稳定下来,而社会稳定下来,老百姓就一定能有满满的幸福感,国家也必然会富强起来。
①实现了住房梦,也不一定能让社会稳定下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推断时讲究逻辑的严密性。比如该题在推断时思维不缜密,逻辑错误。因为社会稳定,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和国家富强三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②社会稳定下来,老百姓也不一定就能有满满的幸福感
③老百姓的满满幸福感也不是必然能让国家富强起来
11.(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7年11月15日,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运动会如期举行,接力赛是其中最紧张激烈的运动项目。接力赛获得好成绩的集体印证了一个道理:合作能实现共赢。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中学生,只要学会与别人合作,就能取得成功。如果双方不是合作关系,就肯定是敌我关系,就会产生竞争。而竞争必然会使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
①学会与别人合作,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首先浏览语段,找出语言表达绝对化的句子,如“如果双方不是合作关系,就肯定是敌我关系”,不是合作关系,也不一定就是敌我关系;如“而竞争必然会使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竞争也不一定会让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找到这些句子之后,再模仿例句的形式进行改动即可。
【参考答案】②双方不是合作关系,不一定就是敌我关系
③竞争不一定会使人类变得更自私、更狭隘
12.(河南郑州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残疾考生魏祥为什么只要求解决母子的住宿,没有其他要求?答案很简单:自尊与善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尊与善良,就会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提倡自尊与善良,这样,势必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提高了,我们的强国梦也就实现了。
①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与善良,不一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举国上下都在提倡自尊与善良,这样,势必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提高了,我们的强国梦也就实现了。”推断存在逻辑问题,说法太绝对。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与善良,不一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②提倡自尊与善良,不一定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③文明程度提高了,不一定就实现了强国梦
13.(2018届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又到毕业季,高校校长们的毕业寄语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新媒体时代,一篇精彩的校长毕业寄语往往能够迅速传播,其影响力往往很大。只要毕业寄语别具一格,校长就一定能够走红,每一个学生也一定能够从中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
①校长精彩的毕业寄语不一定能迅速传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只要……就……”表达过于绝对化了,“每一个学生也一定能够从中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中“一定”推断也太武断了。
【参考答案】②毕业寄语别具一格不一定能让校长走红。
③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别具一格的毕业寄语中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
14.(江西临川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下面文段的叙述中,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
继共享单车火爆后,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喧闹之间,“共
享经济”早已变了味。某些从业者认为,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便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或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不少“跟风者”,幻想着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例:不是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就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题干说的是“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绝对化,并不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就一定能让“产业快速放大和增长”;“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绝对化,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并不一定能一下飞向“人生巅峰”。21·cn·jy·com
【参考答案】①不是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就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
②不是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就会被投资者看中,能够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15.(安徽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www.21-cn-jy.com
生活是一门学问。青少年很少有人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因为只有成年了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生活真谛需要有丰富多样的生活经历,有了生活经历,就一定会有生活体验和认识,进而也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①不是成年了就会懂得生活真谛。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题干问的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有了生活经历,就一定会有生活体验和认识”,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化,“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和认识”并不能划绝对的等号;“进而也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有了生活体验和认识并不一定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说法过于绝对。
【参考答案】②有生活经历不见得就会有生活体验和认识
③有了生活体验和认识也不见得就会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