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19 15: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鱼鳖(biē) 数罟(shǔ) 庠序(yǎng) 王好战(hào)
B.曳兵(yè) 颁白(bān) 鸡豚(tún) 涂有饿莩(tú)
C.洿池(wū) 狗彘(zhì) 衣帛(yī) 养生丧死无憾(sàng)
D.饿莩(fú) 孝悌(tì) 胜食(shèng) 然而不王者(wàng)
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尽
B.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
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①请以战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 ⑥皆以美于徐公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谨庠序之教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对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时:农时、季节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负:背着东西
C.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D.非我也,兵也 兵:士兵
9.下列对文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坚决反对“霸道”,反对实行暴政。
B.孟子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C.第二段中孟子采用类比的手法,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推卸责任行为的强烈不满。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孟子教民的主张。孟子认为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能谈到教育,所以先“治民”,后“治产”。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自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21教育网
(《孟子·梁惠王上》)
11.下列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然问曰 卒:终于
B.吾对曰:“定于一” 一:统一
C.孰能与之 与:归从、跟从
D.今夫天下之人牧 人牧:治理人民的人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王如施仁政于民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C.沛然下雨 輮使之然也
D.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梁惠王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在物质生产方面,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省刑罚,二是薄赋税,三是深耕易耨。21cnjy.com
B.孟子的仁政主张还包括教育问题,所以孟子在这里依然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C.孟子给梁惠王指出,天下统一才能够安定。因为天下不统一,四分五裂,战争不断,怎么可能安定呢?
D.对于谁能统一天下的问题,孟子说得非常简单:“不嗜杀人者”能够统一天下。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是指执掌人的生死大权的国君。21·cn·jy·com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各补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    ①    。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②    。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


参考答案
1.B(A项中“数”应读cù,“庠”读xiáng;C项中“衣”应读yì,“丧”读sāng;D项中“莩”应读piǎo,“胜”应读shēng。)www.21-cn-jy.com
2.B(A、“无”通“毋”,C、“颁”通“斑”,D、“涂”通“途”)
3.C(检:约束)
4.B(①介词“用”,②介词“拿”,③介词“把”,④介词“把”,⑤介词“按照,⑥动词“认为”)。
5.C(C项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树:种植,衣:穿衣,王:为王。)
6.B(B项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
7.D
8.D(兵:兵器)
9.D。(应是:先“治产”,后“治民”。)
10.(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2·1·c·n·j·y
(2)(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11.A(卒:通“猝”,突然)
12.A(A、于:均为介词“对”;B、以:表目的连词“来”/ 因为;C、然:形容词词尾/代词“这样”;D、而:表修饰连词/表递进连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C(C项是孟子给梁襄王指出,不是孟子给梁惠王指出。因为先是孟子见梁惠王,不久梁惠王死去, 惠王的儿子襄王继位,还是召见了一次孟子。是孟子见了梁襄王后谈话的内容。)
14.
(1)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2)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
(3)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
15.
①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 
②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第①处要注意后面是说这种分类不科学、不准确;第②处要注意后面的举例,说明每一家中又分出了若干学派,而且这些学派是在继承中有发展。)
【参考译文】
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21·世纪*教育网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孟子见了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严的样子。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要统一才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又答:‘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他又问:‘有谁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 我又答:‘天下的人没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天旱的时候,禾苗就干枯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阻挡的住呢?如今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真象这样,老百姓归服他,就象雨水向下奔流一样,哗啦哗啦谁能阻挡的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