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 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科学饮水,即必须保证每天吃进身体里的水量和排除的水量保持基本平衡;要饮用优质水;要注意饮水卫生;
2. 通过统计自己一昼夜中排出水量的多少,计算食物中的含水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统计、记录、测量、计算的科学探究技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饮水习惯。
教学重点:统计我们每天排出多少水,得出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教学难点:学习计算从食物中吃进多少水。
教学准备:
西红柿、小碗、小棒、纱布、量筒等。
食物含水量情况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师:“你们知道自己一天喝了多少水吗?知道自己一天喝的水够不够吗?”
2. “我们每天喝的水量必须和排出的水量基本平衡。”
二、探究内容:
1. 我们一天应该喝多少水?
(1)怎样知道我们一天应该喝多少水?(要统计计算自己每天排出多少水)
(2)怎样统计计算每天排出多少水?
(3)统计计算每天的排水量。(全班只要有几个学生统计了就行。)
(4)汇报、小结:我们每天应该补充多少水?(我们每天应该补充1800毫升~2500毫升水)
(5)讲解:水通过两个渠道进入我们的身体,一是食物,二是喝水。我们要知道每天喝的水够不够,必须知道通过进食吃进多少水、直接喝下去多少水。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计算。
·计算每天自己直接喝下去多少水。
·计算自己每天从食物中吃了多少水。(教师要进行指导和示范,先以西红柿为例讨论怎样计算,然后再计算米饭和其他食物。教师可以先统计自己或某位同学一日三餐的饮食,在这基础上学生再开始活动。一个小组可以只计算某一位同学一天从食物中的获水量。)
2. 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水?
(1)交流:平时我们喜欢喝什么样的水?
(2)阅读教材上的资料:纯净水、蒸馏水、白开水、矿泉水各自的性能、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饮水的情况,再对其他一些大家爱喝的水进行补充介绍)。
(3)我们应该经常饮用什么水?为什么?为什么饮料和果汁不能多喝?
(4)教师讲述有关饮水卫生的常识。比如不要暴饮、狂饮,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每天清早要多喝水,饮水机里的水不能存放太久,等等。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把学到的有关科学饮水的知识告诉家人,向他们宣传有关饮水健康的知识。
教学后记:
本课主要讲了我们每天应喝多少水和应喝什么水两大问题。课本上比较了纯净水、蒸馏水、白开水、矿泉水四种水各自的特点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经常饮用什么水?针对上面的比较,学生很易得出问题的答案,可是到此我并没有为止,而是适时进行了拓展:
原始的白开水反而是我们平时饮用的最佳选择,从这个事实你肯定发现:有些东西很贵,但并不一定很适合我们,例如各种饮料和果汁;有些东西很吸引人,却并不一定是很好的东西。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头脑,养成科学地看待各种事物,要学会鉴别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