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礼记》二则
第一课时 虽有佳肴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熟读并背诵课文。
3、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实践,付诸行动,教学相长。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www.21-cn-jy.com
2、了解背景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www-2-1-cnjy-com
本文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2-1-c-n-j-y
3、文体常识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即对“礼”的解释。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知其旨( ) 嘉( )肴( ) 自强( )
教学相长( ) 学( )学半 兑( )命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句。
虽( ) 至道( ) 自反( ) 善( )
困( ) 是故( ) 自强( ) 旨( )
教学相长 (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3、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然后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导航】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以读对停顿:如主谓间需稍停顿;动宾短语中,动宾间应稍停顿;介宾后置时,其前应稍停顿;宾语前置时,其后于主语间应稍停顿;转折连词前稍停顿;承接指示代词后要停顿;根据语气助词确定停顿节奏。
示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你能否试着翻译课文?把翻译不清楚的句子写下来,全班讨论。
【导航】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最大区别在于,文言词语以单音节构成。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弗食,不知(知道)其旨也”;有的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弗(不)学,不知其善(好处)也”。21cnjy.com
【合作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二、文本探究
1、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能具体解说一下吗?
3、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4、课文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兑命》的语句?
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说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综合探究
6、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你能具体说说本文在语言和说理上有什么特点吗?
读完本文后你有哪些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提示:从教者的角度或学者的角度)
【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注释】①[奚]怎么。 (选自《孟涂文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非问无以广识 ②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学必好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论述了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 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21·cn·jy·com
【甲】文:
【乙】文: 。
【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体会一词多义现象。
弗学,不知其善也。( )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 弗学,不知其善也 ( )
不知其旨也。 ( ) 其此之谓乎 ( )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兑命》曰 ( )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体会古今异义现象。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②教学相长也 古义: 今义:
③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④虽有至道 古义: 今义:
4、“其此之谓乎?”这是个什么句子,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了解先贤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感受大同世界的美好。
3、认识实现社会理想的艰巨,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本文选自《礼记 礼运》,礼运,《礼记》篇名,该书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文学常识
四书:《 》、《 》、《 》、《 》
五经:《 》、《 》、《 》、《 》、《 》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选贤与能( ) 幼有所长 ( ) 矜寡孤独 ( )
男有分 ( ) 谋闭而不兴(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2、准确解释下列词语
大道之行也( ) 亲其亲 ( )
闭而不兴 ( ) 是谓大同( )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文意。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合作探究】
交流讨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文本探究
“大同”社会的特征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并作讲解。
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那么“大同”究竟是怎样的社会面貌?请找出有关文句回答。
4、文中提到的“大道”“大道之行”“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三、综合探究
5、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6、文章结尾能折射出现实社会的情形吗?
课文是如何阐述“大同”社会的特点的?全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8、本文不是诗歌,读起来却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这是为什么?
【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21教育网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曲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弗学而能 弗:
⑵其次务施报 施:
⑶玉不琢,不成器 琢:
⑷人有礼则安 安:
2、《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句)
3、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4、翻译下列句子。
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⑵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二、写作提升
某市森林公园决定公开招聘一名高级管理员。几轮测试之后,1000名应聘者中有三人因分数相等同时进入复试,总管招来他们说;“有一只小山羊跑到了三号林区,你们一齐出发,谁抓住了这只山羊,谁将被录用。”三人奉命来到三号林区,甲首先发现了山羊,乙用物击伤了山羊,丙抓住了受伤的山羊。21·世纪*教育网
请你预设一下招聘结果,并以总管的口吻阐明理由。字数100字以上。
【当堂检测】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2、本文可分为_____层,这几层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写:大同世界里有平等,没有欺压。大同世界里有_______,没有__________。
【收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