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九上科学第四章基础知识(浙江省丽水地区遂昌县)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学年九上科学第四章基础知识(浙江省丽水地区遂昌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2-28 23: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科学 第四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1.有机物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填“相同”、“不同”)的。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 时所产生的 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 千焦,糖类为 千焦,脂肪为 干焦。在下列食物中:玉米、食物油、黄豆、苹果、花生。你认为热量价比较大的是 。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 、 、 、 、 、 和 等 大类。
3.各种营养素的作用:
营养素 作用
糖 类
蛋白质 ① ②
脂 肪 当人体能糖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水 ① ②
无机盐
维生素
粗纤维
4.P122图4-8识别各种口器,指出下列各了类昆虫的口器名称:蛾蝶类 ;蝇类 ;蚊类 ; 蜂类 ; 蝗虫 。
5.人的一生共有 (20颗)和 (28颗)两组牙齿, 根据牙的结构示意图:
①从牙外部观察,整个牙的结构由一: ;二: ; 三: 组成,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 ;
③[ ] 是人体结构中最 的物质,损坏后 再生.
④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已侵入[ ] ,其中 含有 ;
⑤保护牙齿要做到 , 。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和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 作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 、 、 、 、 、 、 。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消化液
流入的部位
2.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的原因是 ,它们在 作用下,最终分别被分解成 、 和 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均被吸收
3.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原因是其内壁的皱襞上有大量的 ,且含有丰富的
4.消化包括 和 。 是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的消化,
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可吸收的物质。
5.酶是生物体所产生的具有 的 。特点是 、 、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 、 等。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包括 (55%)和 (45%)。血浆的作用是 。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大小形状 细胞核 功能
红细胞 状
白细胞 最大,不规则
血小板 最小
2.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
3. 红骨髓 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4. 心脏的结构,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A ,B ,C ,D 。
5.血液循环的途径:
①体循环:左心室→ → → 毛细血管网→ → → 。
②肺循环: 右心室→ → 肺毛细血管→ → 。
体循环由 血变成 血,肺循环由 血变成 血;体动脉、肺静脉里流的是 血,体静脉、肺动脉里流的是 血。
6.血管:分 、 和 。血流方向由 → → 。
动脉的特点是管壁 ,富有 ;静脉的特点是管壁 ,弹性 ,内有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壁极细,管壁仅由一层 组成,近容一个 通过。
7.心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 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8.血压与脉搏。
①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为 次/分。正常范围 次/分。
②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脉搏与 是相同的。测脉搏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 处触摸。
③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
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叫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的值叫 。一般用分式表示人体血压.如16/10.7干帕,表示收缩压16千帕,舒张压10.7千帕。
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 12~18.7干帕;舒张压 8~12 千帕.
高血压:舒张压经常超过 干帕;低血压:收缩压经常低于 于帕。
9. 人体血细胞数量变化及症状: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若数目减少,就是 ;白细胞若数目增多,就是身体有 ;血小板若数目减少,不能 。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1.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 ,也有一部分来源于 ,极少数来源于 。 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根据是否需要氧气,把细胞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糖类 + 氧 ---→ + +
无氧呼吸:葡萄糖---→ + (少量)
3.鱼类用 呼吸,两栖类用 兼用 呼吸,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用 ,蚱蜢、蝗虫用 呼吸。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血糖是血液中的 ,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
2.体内能量的获得。获得的能量 = 十 。
3.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以 汗液 形式排出 —— ; 以 气体形式排出 —— ;
以尿的形式排出 —— 。
4.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产生尿液; 运送尿液到膀胱的细管; 暂存尿液。
5. 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的器官。
6.新陈代谢包括 和 ,是生物生存的 ,也是生命的 。
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
1.植物能通过 作用自己制造 并贮存 的营养方式称为 。人和动物等通过 来获取营养的方式称为 。
2.微生物指自然界的 、 和 。
3.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 和 ,异养又包括 和 两类。
4.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 。
九上科学 第四章基础知识答案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1.相同 氧化 热量 16.7 16.7 37.7 食物油 花生 2.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水 无机盐 粗纤维 七
3.各种营养素的作用:
营养素 作用
糖 类 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 ①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②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脂 肪 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当人体能糖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水 ①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②
无机盐 维持人体正常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维生素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
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虹吸式 舐吸式 刺吸式 嚼吸式 咀嚼式 5.乳牙 恒牙 (1)牙冠 牙颈 牙根 ② [ 2 ] 牙本质 ③[ 1 ] 牙釉质 硬 不能 ④病菌 [ 3 ] 牙髓腔 ⑤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 消化腺 ①口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②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胆汁 肠液
流入的部位 口腔 胃 十二指肠 胆囊 小肠
2.都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3.小肠 绒毛 毛细血管 4.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物理消化 物理消化
5. 催化能力 蛋白质 专一性 高效性 多样性 PH 温度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浆 血细胞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大小形状 细胞核 功能
红细胞 圆饼状 有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最大,不规则 无 吞噬、抗传染
血小板 最小 无 止血和加速凝血
2. 结合 分离 3. 红骨髓 4.① 主动脉 ②肺动脉 ③ 肺静脉 ④上腔静脉 ⑤ 下腔静脉 ⑥ 瓣膜 ⑦ 瓣膜 A 左心房 B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左心室
5.①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 体动脉 → 毛细血管网→体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②肺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 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动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静脉血
6.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厚 弹性 薄 小 静脉瓣 上皮细胞 红细胞单行
7.心脏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 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8.① 75 60~l00 ②心率 桡动脉 ③ 收缩压 舒张压 12 12 9.贫血 炎症 凝血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1.糖类 脂肪 蛋白质 2.二氧化碳 水 能量 乳酸 能量 3.鳃 肺 皮肤 肺 气管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葡萄糖 0.1% 2.消耗的能量 贮存的能量 3.皮肤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4.肾脏 输尿管 膀胱 5.肾脏 形成尿液
6.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基本条件 基本特征
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
1.光合 有机物 能量 自养 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异养
2.细菌 真菌 病毒3.自养 异养 腐生 寄生 腐生 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