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高中语文·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第三单元
第6课 炼金术士自由选择
因为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始终处于敞开的状态,我们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命运的主人,从而踌躇满志地走自己正在走着的人生之路。绝大多数可能性尽管未被实现,却是现实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是它们给那极少数我们实现了的可能性罩上了一层自由选择的光彩。温馨晨读 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而未做。瞻望前程,还有多少事准备做。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活在世上已经无事可做,他的人生恐怕就要打上句号了。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于死不瞑目。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温馨晨读 1.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
赏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温馨晨读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赏读:不要认为小小的坏事,做了也没关系;也不要认为小小的好事,做了也没用。这是刘备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禅的话。人的修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问题,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小恶做多了,便成大恶;小善积多了,便成大善。温馨晨读 知识卡片
一、作家作品
保罗·戈埃罗,被认为是
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
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自主学习 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衷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直到38岁才开始写书。
作品有:《朝圣卜书》《炼金术士》《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妮卡决定去死》自主学习 二、写作背景
保罗·戈埃罗喜欢从各种历史典籍中汲取灵感,他创作的小说与巴西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在幻想与想象这条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一直在构筑一个想象和幻想的文学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出发点,就是人类的一些传说和神话,尤其是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文化典籍,成了他很多小说创作灵感的源泉,从而创造了一片独特的文学风景。这部小说《炼金术士》,便是受了阿拉伯文学《一千零一夜》中一个故事的启发。自主学习 三、审美视窗
数百万读者心中的炼金术士——戈埃罗
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自主学习 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将该书推荐为“青少年最佳读物”。法国文化部部长将保罗·戈埃罗称为“数百万读者心中的炼金术士”。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yínɡ rào qí dǎo zī shuǎnɡ shè mí cuò miù jí dù dié xī yú fánɡ suì zhuó zī zī 自主学习 ɡōnɡ ɡònɡ zànɡ cánɡ xiānɡ xiànɡ nán nàn sā sǎ qiánɡ qiǎnɡ jiànɡ 三、近义辨析
1.宽慰·安慰
辨析:“宽慰”就是宽解安慰。“安慰”是使人心情安适。“宽慰”的程度比“安慰”更能安适而宽心。它多指使人宽怀,解忧消愁,如“宽慰妈妈的心”。“安慰”指让人心情舒畅而平静,如“安慰亲人”。自主学习 例句1:“不要怕”,潘绍桃______我说,“这是个误会,不会把你们怎样的”。
例句2: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想______妈妈,可又想不出适当的话来。
自主学习 宽慰 安慰 2.检查·检察
辨析: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翻检查考(书籍、文件等)。检察:检举核查,考察;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
例句:________官认真________了犯罪嫌疑人所提供的账单,终于在一个细节处找到了突破口。自主学习 检察 检查 3.暴露·袒露
辨析: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
袒露:指裸露(胸膛、心声)。两者适用对象不同,前者多用于事物,后者多用于人。
例句:曾经备受瞩目的张涵予昨日向媒体________了自己即将退出演艺圈的心声。众多明星不堪重负选择退隐的现象也________了演员们令人堪忧的精神状态。自主学习 袒露 暴露 四、词语解释
1.先见之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过境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 不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事情已经过去,客观环境也变了。 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预见性。 5.异乎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神清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弥天大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胡说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茫然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 一无所知,不理解。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形容天大的谎话。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指不同于平常。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人生寻梦的历程。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两次做了同一个梦,他梦见他能在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宝。他跨海来到非洲,穿越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最后他终于看到了金字塔,并悟出珍宝的藏身之地。这是一部追求梦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实现梦想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合作探究 结构图示合作探究 重点突破
一、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对圣地亚哥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对圣地亚哥的帮助有什么不同?
提示 吉卜赛老妇人要求得到圣地亚哥找到的财宝的十分之一,撒冷之王要求得到圣地亚哥羊群的十分之一。
吉卜赛老妇人告诉圣地亚哥把梦想变成现实,是要付出代价的。撒冷之王告诉圣地亚哥不要预支未到手的东西,追寻梦想必会付出代价,增强其追寻梦想的信念。合作探究 二、撒冷之王给圣地亚哥讲卖爆米花的小贩和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的意图分别是什么?
提示 卖爆米花的小贩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期地拖延自己寻求梦想的时间,撒冷之王讲这个故事意在鼓励圣地亚哥应该向梦想出发,一旦下定决心就要勇敢地创造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才不会后悔。
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是为了告诉圣地亚哥只要永不放弃,就会实现梦想,在追求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放弃就不会失败。合作探究 三、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 圣地亚哥是一个执著的寻梦人。在牧羊的时候因为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而走上了一条漫漫寻宝之路,他放弃了已有的财富和美好的爱情,跨海来到非洲,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和诱惑,矢志不渝,终于找到了宝藏所藏之处。
他坚强、快乐、聪明而又勇敢,同时又有平凡人身上的那种软弱;但因为自己有着明确的目标,所以勤奋而又坚定的脚步从未停息。他是幸运的,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最终看到了彩虹的美丽。合作探究 四、本文给人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提示 这个故事具有寓言性质,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脚下。但我们却需要通过九死一生的寻找,才会有所悟。合作探究 艺术审美
1.隐喻象征,结合运用
本文带有明显的寓言特点,带有很深刻的寓意。既然是寓言,自然不会明白说出,本文便多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寄托小说深刻的寓意。合作探究 文中圣地亚哥执著追求的“财宝”,就隐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这里自然不能狭义地理解为金银珠宝,可以喻指人们追求的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圣地亚哥的“梦”,也就是一种为追求人生价值而奋斗的梦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梦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梦中的财宝,寻宝的过程,也就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过程。即使最终的梦想不能实现,但奋斗的过程尤其是经受的种种磨难,本身也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不是金钱等物质财富所能取代和衡量的。合作探究 2.结尾陡转,出人意料
与中间的步步铺垫不同,本文的结尾显得出人意料。好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已经历尽众多劫难取得真经,佛祖却算得他们还欠一难,怕这经取得容易了,又将他们降下云端,再施考验。上帝也一样没有让圣地亚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宝藏,非但如此,圣地亚哥还被一群难民暴打并洗劫一空,但他却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天命的难民口中知道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合作探究 富有意味的是,原来圣地亚哥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寻找的财富就在他自己的国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没有向着梦想出发,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个普通的牧羊人。小说运用结局的陡转,为主题增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闪光点,让小说的意味更加浓厚。合作探究 朝圣(节选)
[巴西]保罗·戈埃罗
我无法相信他的话。他拿出地图,给我指示路程:只有十七公里。即使考虑到上山下山会使速度放慢,有六个小时也完全能够走完这段路了。
“你过分关心如何找到你的宝剑,以致忘记了最重要的事——必须到达那里。你只关心圣地亚哥——但无论如何,你从这里看不到它——以致看不出我们曾四五次经过同一个地方,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而已。”延伸阅读 皮特斯说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想起,在旅行中,伊特查什盖峰,这一地区的最高峰,有时出现在我左边,有时又在我右边。尽管我曾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我却没能得出那个唯一可能的结论——我们曾前进后退过好几次。
“我只不过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利用了走私犯使用的林间小路。你的责任就是要看出这一切。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你不关心前进的过程。你心中只有你的欲望——到达目的地的欲望。”
“但是,即使我注意到了又有什么呢?”延伸阅读 “由于拉姆功法的关系,我们需要用去七天的时间。但是,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一点,你至少可以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接近比利牛斯山脉。”
我非常惊奇我已经忘记了那个村庄和原先的寒冷。
“当你向一个目标前进时,”皮特斯说,“注意你所走的路是非常重要的。路教给了我们到达目标的最佳方式。我们走过的路丰富了我们。你可以把这一点与性爱相比较——事前的爱抚决定着快感的强烈程度。这一点尽人皆知。”延伸阅读 “当你的生活有了一个目标之后,道理也同样如此。事情是变好还是变坏,取决于你所选择的步骤,以及你完成这些步骤的方式。第二种拉姆功法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它从我们日常熟知的事物中提取出种种秘密。这些秘密由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惯性而不为我们所知。”
这之后,皮特斯开始教我速度功法。延伸阅读 (速度功法:以你平常步速的一半慢走二十分钟。注意你所遇到的各种细节、人物以及环境。练习这一功法的最佳时间是在午饭后。用七天时间进行重复练习。)
“在城市中,由于我们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个功法可以只练习二十分钟。但是,既然我们是走在奇特的圣地亚哥之路上,我们应该等上一个小时,再去那个村子。”延伸阅读 我刚才已经忘记的寒冷,此时又回来了。我绝望地看着皮特斯,但他根本不理睬我。他站了起来,拿起背包,以一种令人恼怒的缓慢,走那剩下的二百米路。一开始,我只看着那个小旅馆的方向。那是一个古老的小型两层建筑,门上挂着一个木制的招牌。我们离小旅馆如此之近,以至于我能看清上面写的旅馆的建筑年代:1652。我们向前移动着,但看起来就像根本没离开出发点。皮特斯慢慢地把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之前,我也做着同样的动作。我从背包中拿出手表,戴在手腕上。延伸阅读 “那样做会更糟糕,”他说,“因为时间并不是一种总按同样速度前进的东西。决定时间过得快慢的是我们自己。”
我开始一分钟看一次表,发现皮特斯是正确的。我看表越频繁,时间过得越慢。我决定听从他的劝告,把表放回背包。我试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路、平原以及脚下的石头上,但我不时看一看前面的小旅馆,——这使我觉得我们根本没有向前移动。我想给自己讲些故事,以便平静下来,但这个功法让我焦虑不安,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当我再也忍耐不住,又一次拿出手表来时,时间仅仅过了十一分钟。延伸阅读 “别把这个练习变成一种刑罚,因为这不是它的本意。”皮特斯说,“你要试着从自己不习惯的速度中找到乐趣。改变你日常做事的常规,让一个新我在你的心中成长起来。所有的事情都交代过了,如何去做取决于你自己。”
他最后一段话所表现出的善意让我平静了一点。既然一切取决于我自己,那么我最好还是认真利用一下眼下的情境。我做着深呼吸,努力不去胡思乱想。我让自己进入了一种奇特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时间成了一种很遥远的东西,不再引起我的兴趣。我使自己越来越沉静,开始以一种崭新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延伸阅读 我的想象力——当我紧张的时候便无影无踪,开始活跃起来。我看着前面的小村庄。开始为它想象故事:它是如何建起来的;路过这里的朝圣者重新见到他人时是多么高兴;他们在饱尝了山里的寒风后能住宿下来又是多么欣喜。在某一点上,我感觉到村子里存在着一个强大、神秘、众所周知的精灵。我的想象力给眼前的平原布满了骑士和战斗,我可以看到他们的剑在阳光下闪耀,可以听见他们搏斗时的呼号。延伸阅读 那个村子不再是一个用酒温暖我的灵魂、用毯子温暖我的身体的地方,而是一个历史的纪念碑,一部英雄人民的伟大作品。这些人把所有的一切都抛在了身后,把自己化作这个边鄙之地的一部分。世界就在我身边,但我认识到自己很少关注它。
当我恢复了日常的意识状态时,我们已经到了那个小旅馆的门前,皮特斯正在请我进去。延伸阅读 品读 《朝圣》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参加了一个名叫拉姆、历史悠久的天主教组织,按要求需要沿着一条中世纪的、蜿蜒于比利牛斯山脉的朝圣路线去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朝圣,并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剑。他的向导在路上向他传授了一些拉姆功法,这些功法意在使人以一种更深刻、也更超越的方式对待生活,升华人生。延伸阅读 本文节选的是其中的一段,大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创作风格与主题: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讲述深刻的哲理,坚信每个人都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够使自己和世界向着完美的境界迈进。 延伸阅读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