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23 17: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2.把握本文严谨的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3.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字词识记注音:
契约( q ì )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解释词语: 如释重负:
达观:
悲天悯人: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哀叹时事的艰危,同情人民的疾苦。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整体感知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责任尽责任整体感知人生当___________ ,
而不能 _____。 勇于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理清结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一、(1、2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谈
苦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知足 安分 达观 责任 谈
苦 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
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谈
苦 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论
乐论
乐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古语——如释重负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论
乐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作用: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一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论
乐 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有关句子: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担

任 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担

任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 担

任曾子——任重而道远 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曾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含义:一直走到死 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担

任引用名言的作用: 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合作探究  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合作探究最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苦——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板书设计分
说 最苦:未尽责任 最乐:尽了责任 有苦才有乐苦中有真乐责小得小乐责大得大乐总说 承担责任 获得快乐 1.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
 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提示:
  ①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②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③培养学习的责任感。课件24张PPT。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2.把握本文严谨的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3.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字词识记注音:
契约( q ì )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解释词语: 如释重负:
达观:
悲天悯人: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哀叹时事的艰危,同情人民的疾苦。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整体感知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责任尽责任整体感知人生当___________ ,
而不能 _____。 勇于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理清结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一、(1、2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谈
苦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知足 安分 达观 责任 谈
苦 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
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谈
苦 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论
乐论
乐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古语——如释重负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论
乐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作用: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一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论
乐 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有关句子: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担

任 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的含义以及要证明什么。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担

任含义:君子一生担心对社会国家所负的责任没有做好,因而终身都处于忧虑之中,但不会有一朝一夕对个人的遭遇的激愤。 担

任曾子——任重而道远 含义: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曾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含义:一直走到死 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担

任引用名言的作用: 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合作探究  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合作探究最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苦——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板书设计分
说 最苦:未尽责任 最乐:尽了责任 有苦才有乐苦中有真乐责小得小乐责大得大乐总说 承担责任 获得快乐 1.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
 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提示:
  ①培养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
  ②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③培养学习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