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钱》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7-28 15: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钱》的说课教案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钱》,作者王则柯。
一、说教材
《钱》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以“走近经济”为平台,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经济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写报告等活动形式,了解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经济运作的一些细节和过程,增加社会知识,进而全面锻炼、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本文则通过介绍货币的发展史,介绍了经济活动——贸易与金钱的关系,展望了钱再未来的发展,指出了人在享受金钱好处的同时,能否有效的避免“钱灾”的侵袭,将是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 通过整体阅读感知和重点语句的探究理解,走进文本,理清由“钱”所折射出的“经济学脉络”,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联系个人体验,反观自己的价值观,达到学生语文素养和价值取向的均衡发展。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检索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批判性地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三、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大多学生阅读只能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阅读、设疑、讨论探究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钱”是什么
(2)“钱”有什么作用
(3)“钱”的外在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5)在阅读本文时,你所遇到的问题。
(二)动画激趣 ,导入新课。
播放Flash作品《钱、钱、钱》
通过上面的这首儿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这几十年间,“钱”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让我们随着经济学家王则柯的笔触,来了解“钱”几千年来的变化。
(三)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
目标设定:根据“钱”的外在形态变化,梳理“经济学脉络”。
能力训练:检索信息、归纳概括。
问题设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以下问题:
(1)“钱”是什么 “是一种信用符号。”
(2)“钱”的外在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甚至是笨重的铁块,到了现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方便。
(4)“方便”了什么 贸易。
(5)贸易的变化是怎样使“钱”的外在形态发生变化的
以物易物—以特殊符号易物—以金银易物—以纸币易物—以电子货币易物。
自给自足—小范围的交换—地区贸易—全国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世界贸易(地球村)。
这就是经济学家要向我们展示的“经济学脉络”了。
板书:
外在形态变化: 兽皮、贝壳——特殊符号——金银铜——纸币——电子货币
经济学脉络: 自给自足——小范围的交换——地区贸易——全国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世界贸易(地球村)。
小结:课文的行文相当巧妙:作者要向读者展示“经济学脉络”这个较为专业的问题,而“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事物,也是“经济学脉络”最核心的元素,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作者就引领我们通过“钱”的发展变化来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变化。
2.问题探究
目标设定:解读重点难点。
能力训练:检索信息,归纳概括。
问题设置:检索文章信息,概括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2)课文第17自然段提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请问“钱”是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的
(3)“钱”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点拨学生重点理解“轻”和“重”的内在含义。
概括归纳: 轻:是钱变成纸币后,实际重量轻了。
重:是钱变成纸币后,它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了;它承载的内容多了、重了。
▲“钱”如何推动历史发展
引导学生检索信息:
(1)自然段7: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的交往。
(2)自然段9: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呼唤着以“钱”为商业经营对象的商人——“钱商”。
概括归纳: 促进全球的交往,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催生了银行的产生,带来利益,推动历史的发展。
▲“钱”的负面影响
引导学生检索信息:
(1)自然段14:人们以“钱”炒“钱”……终于升腾为“泡沫”。
(2)自然段15: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3)自然段15: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概括归纳: 负面影响: 制造泡沫经济,严重打击经济,使社会倒退。
(四)走出文本 ,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
目标设定:批判性地探讨和接受作者的观点,反观自己的价值取向。
能力训练:探究问题的能力。
问题一:钱与个人。
文本:“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①带来了怎样的变异 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二:如何理解“必要的制度来规范”,请举例说明。除了“制度规范”外你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也请举例说明。
问题三:钱与社会发展。
文本:“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 ”
作者:作者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问题:我们国家也在面临同样的问题,它就存在于你的生活里,你是否感受到了呢 举例说明。
(五)表达与交流 (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请你根据今天的讨论,用一句含蓄而简练的话,表达出你对“钱”的态度和看法。
(六)小结
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经济”、“钱”、“发展”等等的相关话题,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当同学们遇到有关“钱”的困惑时,今天同学们所写的话,可以成为大家找到出口的明灯。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