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导入改革开放前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什么?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统一分配陈永贵
1915.2.14~1986.3.26
山西昔阳县大寨乡小南山村 大寨是山西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我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其中也被极“左”思潮利用过。
“工业学大庆”开始于1964年初的工业学大庆运动,即号召当时的工人阶级发扬“大庆精神”。
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鼓起劲来,所以,要学解放军、学大庆。要学习解放军、学习石油部大庆油田的经验,学习城市、乡村、工厂、学校、机关的好典型。”此后,“工业学大庆”的口号在全国传播。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
——1964年 十户人家就有四户没有门,三户没有水缸,五户没有桌子。生产队长家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七个饭碗。 改革前的中国农村给您留下什么直观印象? ------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以前全国农民年收入
22
132 ------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一新课探究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背 景:从人民公社体制弊端、自然灾害方面分析。 1978年的安徽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
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安徽省委制定了什么措施渡过难关?安徽省委制定的借地种粮的政策小岗村开始改革尝试的直接原因------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农民冒着政治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这是人称“包大胆”的小岗生产队的3名队干部。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三名“包大胆”队干部“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一年后的小岗村3万
多斤2万多斤 13万多斤200元
------感知改革·改革的尝试:小岗村的故事------
------感知改革·改革的尝试:小岗村的故事------
地委批准你们干三年,我批准你们干五年。凤阳农民喜庆丰收2.经 过:从群众自发———中央肯定
从地区试点———推广全国1、背景:人民公社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温饱问题尚没有解决
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1978)
3、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安徽、四川全国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地区内容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对经营和分配方式改革,所有
制保持不变。陕西长安县韩家塆村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建立和普遍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1984年底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3.影 响:(1)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
(2)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一新课探究邓小平与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席台上 1978年,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奠定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习仲勋
1913.10.15~2002.5.24
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陕西富平县淡村人广东深圳广东珠海广东汕头福建厦门珠海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广东省福建省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特”在哪里?毗邻港澳、重要侨乡不损害国家的主权前提下,实行更加开放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与外资经济特区的建立含义: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的经济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深圳今夕之对比今日深圳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十年中国看深圳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珠海拱北海关★特区试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验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经济特区创办的影响课堂小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农村经济滞后,农民为解决
温饱问题
2.经过:从小岗村开始到全国推广
3.影响: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
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1.发扬敢为人先的开荒牛精神
2.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试
验区
3.创造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奇迹深圳特区的发展深圳、珠海、厦门、汕头随堂训练1.“经济特区”的含义是( )。
A.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地区
B.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C.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特殊地区
D.国家实行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贫困落后的地区A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华国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