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2

文档属性

名称 《雨霖铃》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24 10:0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雨霖铃
柳 永《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贵妃死后,玄宗入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写作背景: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
烘托凄冷沉郁的气氛 基调“凄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饯别时的心情依依不舍
难舍难分欲饮无绪
欲留不能委婉曲折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写情态感情深挚白描“流泪眼看流泪眼,
断肠人对断肠人” 语言通俗“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南望,令人不胜伤感。
对别后情境的想象
念承上启下 收束写情景
开启写心情
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 离别环境离别场面此去行程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离别难离别时的情景
冷寂幽清缠绵凄恻惆怅伤感融情入景 (实)(虚)(实)无绪催发泪眼无语上阕“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主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
多么难以忍受! 愁意浓浓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古人写离别的作品
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残月最能触动酒醒即愁醒离愁晓风杨柳
杨柳:柳有“留”意, “柳岸霸桥”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风:秋风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残月: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寄扬州判官》) 意象: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国古代诗歌里的意象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
知音已远
良辰不再 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想象别后的情景
思念苦今 宵经 年杨柳晓风残月好景虚设风情难言酒醒伤情惨不成欢主 旨伤离别情景交融清秋节下阕 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出发时难舍难分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孤独伤离别写了哪些离别情景缠绵悱恻意境凄清清丽1、融情入景
2、虚实相生写作手法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词话丛编》《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 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赤壁怀古雨霖铃意象人事情感壮美豪迈悲愤壮志难酬之恨指挥若定谈笑却敌凄美缠绵凄凉清秋离别之恨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寒蝉烟波杨柳残月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苏轼柳永豪放阳刚之美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崇敬景仰之情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婉约阴柔之美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情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清风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
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
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
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 柳屯田永者,变旧声做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李清照《词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足以与诸名家的“雅词”相比。可谓雅不避俗,俗不伤雅,显出柳词的特色。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选 择 题:1.?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是: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答案:(A)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对联上联:乌云漫卷天尽沙
(天净沙)下联:狂风大作雨淋淋
(雨霖铃)
概括上下阕
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
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实写虚写“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关于杨柳和月:关于风:“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曹植柳——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景语:寒蝉、长亭晚骤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勾勒环境渲染气氛别后去向别后情景离别前别 后2.情语:都门帐饮执手相看清秋伤别良辰好景情事情态点旨别后生活离别时别 后总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