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9张PPT。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960
赵匡胤
开封一、崛起与并立916
耶律阿保机
上京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族的兴起为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源辽河上游 契丹,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 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美丽的传说契丹历史史料研读:体会契丹人的生活特点:以游牧、渔猎为主。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qiongtian契丹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一卓穹庐:一处营帐
土著:定居
畋猎:狩猎
辽墓壁画 《契丹人引马图》统一了契丹各部,
建立契丹国(辽)
率军四处征讨,
统一东北地区
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制定制度
发展农业,手工业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
耶律阿保机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916年(后梁贞明二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葬祖陵。想一想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从材料中找出契丹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提示: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任用汉人为官,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契丹鸡冠壶理 一 理辽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
(宋太祖)开封
(东京)西夏1038
元昊
兴庆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是羌族的一支。 史料研读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元昊:拓跋氏,后改称嵬名曩霄,小字嵬理,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祖籍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李元昊继西平王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即公元1047年元昊改回李姓。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在位时任用汉人中有才能的人,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倡导农业生产,注重手工业发展。 元昊西夏货币西夏文字西夏货币西夏铜牌想一想:
西夏如何巩固统治的?
提示: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北宋辽(契丹)西夏CAB时代特点: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并立西夏辽北宋理 一 理辽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
(宋太祖)开封
(东京)西夏11世纪
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民 族 关 系 的 特 点 幽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和河北,山西北部一带,此地区地势险要,北面是茫茫大漠戈壁,南面是富庶的中原地区,五代中期,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建立后晋,为报答契丹帮助,他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幽云往事 燕云十六州
幽州、顺州、儒州、檀州、 蓟州、涿州、瀛州、莫州、
新州、妫州、武州、蔚州、
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辽宋关系二、战争与和平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辽宋燕云十六州(二)(宋辽关系)不打不相识小小军事家宋辽宋辽地形图宋朝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幽州云州上京黄龙府农安临潢府女真韦室巴林左旗南黄河河辽河土河潢江龙黑海渤契丹(辽)晋海东高丽阴山木叶山北宋名将杨业(杨令公)浴血奋战,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绝食殉国。 宋太宗2. 对辽从用兵到防御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只好采取防御政策(二)(宋辽关系)不打不相识澶州二、战争与和平萧绰,辽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
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澶 州东京寇准宋真宗3.澶渊之战澶渊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宋真宗时辽北 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二)(宋辽关系)不打不相识北宋:
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产生畏辽心理
辽:
1、萧太后以战迫和思想,通过议和,获得经济利益。
2、辽军损失大将,士气低落,同时也为了避免腹背受敌。 澶渊之盟能够签订的原因有哪些?
(从北宋、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二、战争与和平澶渊之盟一.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
为兄。
二.双方撤兵,各守边界。
三.宋每年向辽纳助军旅之费,“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互市贸易。在边界设置的贸易市场北宋西夏辽“澶渊之盟”(1005年)“澶渊之盟” 的影响:
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结束辽宋几十年的战争,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和平局面。4.澶渊之盟1)内容:2)作用: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二)(宋辽关系)不打不相识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北宋与辽的关系:宋真宗:澶州之战宋真宗:澶渊之盟 战和宋太宗:北伐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庆历和议)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二、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概括宋夏关系有什么特点? 1,先战后和 2,宋给西夏岁币宋夏关系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三)(宋夏关系)战争与和平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西夏 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和战B.1044年达成和议A.两国交战西夏武士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1)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2)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1、宋辽: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2、宋夏:三川口之战 庆历和议战和二、战争与和平从宋辽,宋夏关系来看,民族间交往的方式有几种?
以哪种方式为主?民 族 关 系 的 特 点 战和 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宋代官吏服饰门吏图——宣化辽墓壁画西夏贵族像宋代日常服饰辽代服饰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西夏铜牛
西羌之俗,岁时以耕稼为事,略与汉同。
——《续资治通鉴长编》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观察图片,思考:这些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辽三彩西夏瓷器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1. 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C2.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
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
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
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D3. 下面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是( )A B C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