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望岳》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望岳》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2-25 09:4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张PPT。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望岳》教学课件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dài) 了(liǎo)
曾(通“层”) 眦(zì)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写作背景泰山简介 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写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 诗句精解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写诗人心底的愿望 )终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问题探讨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2.《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
颈联细望,尾联极望。赏析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的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