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酸碱性
大安附中 缪旭升
【目 标 定 位】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
3、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弱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4、知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技能目标:
5、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6、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情感目标:
7、让学生知道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物质的酸碱性。
板书设计
酸性物质 强酸:具有腐蚀性 酸碱性 酸碱性强弱
物质的 弱酸性物质
酸碱性 强碱
碱性物质 弱碱性物质 去污能力 石蕊试液 pH试纸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用时
引入
出示一用石蕊试液浸透的白布,问:“一件白衬衫有一天不小心染上了污迹,怎么办呢?”
“能否废物利用进行美化处理呢?”
师用醮有无色酸液的毛笔画花,用醮有无色碱液的毛笔画叶。然后问:“你能解释吗?”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板书课题“物质的酸碱性”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齐读课题
激发兴趣
揭示学习目标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
3、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弱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4、知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布置学生自学149~152页)
齐读目标
自学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检查目标达成
出示练习一:
1、下列物质中,酸性溶液的是 ---- ( )
A、糖水 B、食醋 C、开水 D、 盐水
闻一闻:食醋的气味是 的。1)该如何闻气味呢?
闻任何一种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扇动。
2)为什么要轻轻扇动呢? 3)不知道大家能否猜一下,我们人体中哪个器官里有盐酸?——胃。
独立完成,并将答案记录下来。
学生上台表演如何闻气体
“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培养能力
酸性物质
物质的酸碱性
(一)酸性物质
1、不同的酸性物质,酸性有强有弱2、你知道有哪些强酸物质和弱酸性物质
(板书)
3、强酸具有腐蚀性
4、如果不注意把强酸溅到皮肤上怎么办呢?
先用干布擦干净
再用清水大量冲洗
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弱酸性物质:米酒、汽水、
橘子汁、番茄汁、苹果、 柠檬汁……
注意安全
培养处理事件的能力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用时
碱性物质
2、下列物质中,碱性溶液的是 ---- ( )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豆浆
过渡思考:你们都用过洗涤剂洗过手,洗手时手上有什么感觉?——
(二)碱性物质
1、不同的碱性物质,碱性有强有弱
2、你知道有哪些强碱物质和弱碱性物质
(板书)
3、强碱具有腐蚀性
4、碱性物质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5、对于碱性物质具有腐蚀性你有什么生活经验?
强调:碱与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它们时千万不要直接接触。
“有些滑。”
强碱:氢氧化钠(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熟石灰、石灰水)、氢氧化钡、
弱碱性物质:小苏打、纯碱(又称苏打)、洗涤剂、豆浆 、鸡蛋清 ……
“冬天,用洗衣粉洗过的手容易开裂。”
联系生活
运用于生活
酸碱性的测定
3、有①苏打水②汽水③洗发水④盐酸⑤食醋⑥茶水,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④⑤ D、 ①③
(三)酸碱性的测定
石蕊试液有什么特性
你也来试一试:
有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各1瓶
在实验中滴管的使用要注意什么?
从实验中得到什么结论:
思考:石蕊试液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表演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培养能力
酸碱度的测定
4、下列已知pH值的物质中,既不是酸性又不是碱性物质是------------- ( )
A、pH=0 B、pH=4
C、pH=7 D、pH=14
(四)酸碱度的测定
1、pH指的是什么?
2、pH值的取值范围是
3、如何看比色卡上的数值来判断酸碱的强弱程度?
4、如何用pH试纸来测定酸碱的强弱程度?
你也来试一试:
现有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各1瓶
做答
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数值越低,酸性越强;pH数值越高,碱性越强;pH数值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
学生分组测定
培养能力
总结
1、测定某溶液酸碱性可用___________;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可用_____________
2、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3、闻气味的方法是 ; 使用滴管时要注意 。
4、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某土壤液的酸碱性强弱时,用洁净的_________蘸取土壤液滴在__________上,根据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对照,确定土壤液的PH值.
巩固知识
作业
1.完成课后P153页练习1~2题;
2.完成科学作业本A本中P38页的
“第六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中的2~9题
课件19张PPT。物质的酸碱性本课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 认强酸具有腐蚀性。
3、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弱碱性物质,确 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4、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酸碱 性强弱可用pH值的高低来表示,
5、知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自学课本P149~152页让我来试一试4、下列已知pH值的物质中,既不是酸性又不是碱性物质是 ----------------------------------- ( )
A、pH=0 B、pH=4
C、pH=7 D、pH=141、下列物质中,酸性溶液的是 ---- ( )
A、糖水 B、食醋 C、开水 D、 盐水3、有①苏打水②汽水③洗发水④盐酸⑤食醋⑥茶水,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 )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④⑤ D、 ①③⑥2、下列物质中,碱性溶液的是 ---- ( )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豆浆 闻气味的方法闻一闻:食醋的气味是 的。酸1、为什么要轻轻扇动呢?
思
考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2、从这实验中得出结论是:食醋有酸味。它是一种酸溶液,具有酸性。3、你还知道常见的酸有哪些?盐酸、硫酸,硝酸。4、今后该如何闻气味呢?闻任何一种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扇动。5、不知道大家能否猜一下,我们人体中哪个器官里有盐酸?胃1、酸性物质:一、物质的酸碱性强酸弱酸性物质1、不同的酸性物质,酸性有强有弱盐酸、硫酸、硝酸弱酸性物质:强酸:米酒、汽水、醋、
橘子汁、番茄汁、苹果、 柠檬汁……2、碱性物质:2、不同的碱性物质,碱性有强有弱弱碱性物质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氢氧化钙(熟石灰、石灰水)、氢氧化钡、弱碱性物质:强碱:小苏打、纯碱(又称苏打)、洗涤剂、豆浆 、鸡蛋清
石蕊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实
验二、物质酸碱性的测定判断物质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三、溶液的酸碱度——pH值1、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2、取值范围:0~14之间pH范围:0~14 之间pH数值越低,酸性越强;pH数值越高,碱性越强;pH数值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pH
数值
越小,
酸性
越强pH
数值
越大,
碱性
越强中性碱性酸性四、物质酸碱性强弱(PH)的测定1、最常用、最简单、比较粗略的方法是使用__ __。PH试纸原理:在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里显 示不同颜色组成试纸(黄色)标准比色卡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测定方法:PH试纸 用pH试纸测试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比较粗略,
精确的测试可使用一种称为的—酸度计——仪器。
总结练习:1、测定某溶液酸碱性可用___________;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可用_____________.石蕊试液PH试纸4、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某土壤液的酸碱性强弱时,用洁净的_________蘸取土壤液滴在__________上,根据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对照,确定土壤液的PH值.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2、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红色蓝色3、闻气味的方法是 ; 使用滴管时要注意 。用手轻轻扇动让我再来试一试:1、通过测定我们可以得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的酸性弱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2、下表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
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 )
A.茶 B.西瓜 C.大豆 D.甜菜
5、现有3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白醋、水和小苏打水,请你设计实验鉴别他们?3、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下:参照以下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肥皂水是中性物质 B.橘子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吃松花蛋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D.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4、人皮肤的pH一般在4.5~6.5之间,则皮肤表面显(填“酸”、“中”或“碱”)____性。如果某人皮肤的pH为8.2,现有下列四种pH不同的洗面奶供选购:a、4.5 b、6.5 c、8.2 d、8.5
他最好购买 号洗面奶.
作业:1.完成课后P153页练习1~2题;
2.完成科学作业本A本中P38页的
“第六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中的2~9题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