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 八 年级 班 语文 教案
课题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序数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过程
与
方法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难点
示异解疑的巧妙构思
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
二课时
共案
修改栏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关于沙漠的图片,并说说你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用一到两个词语概括。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先生的笔下的沙漠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我们一起走进作者,走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
3、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三)根据目标,提出问题
根据目标,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纲,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纲:
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全文?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展示
评价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1、荒凉 可怕 恐惧
2、“ 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 …… 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 …… 又叫做海市蜃楼。”
“鸣沙”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描述 解释 逻辑顺序 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观察沙漠特有动植物图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发现。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作者解释了一些沙漠里奇怪现象的原因,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话说端午节这天,唐僧师徒四人西行来到了鸣沙山,四人在漫漫黄沙中行走,骄阳似火,气温超过了50度,四周渺无人烟。正当他们感到饥渴难耐时,唐僧发现远处有一大片蔚蓝的清水,八戒欣
喜若狂,向水奔去,可是跑了半天没有看到一滴水的影子,气得破口大骂。唐僧只觉得两眼冒金星,一不小心从坡上滚了下去,顿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以为出现了妖怪魔鬼,把他吓得半死,大叫:“悟空!”
3、你还了解哪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讲给同学们听听。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按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 科学作出解释。
按语言风格 科学小品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修辞,语言准确、生动。
作业布置
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我们知道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充满疑惑和惊恐,请结合课文,以“写给二僧的一封信”为题从科学的角度向他们解释沙漠奇怪现象的真正原因。
教 学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