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2-25 14: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1.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②“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 )
A、合并州县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
3.猜一个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5.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6.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
A.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7.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8.“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21cnjy.com
A.唐太宗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9.毛泽东曾经说过:“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毛主席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唐明皇统治前期的( )21·cn·jy·com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
10.识图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的历史人物是唐朝的皇帝___________。他曾经在早年帮助自己的父亲___________起兵太原,稳定新王朝,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出现了“___________”的盛世局面。
(2)图二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治措施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该人物的统治在当时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www.21-cn-jy.com
1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请回答:2·1·c·n·j·y
(1)材料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2)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3)这个“开元全盛”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12.观察下列电视剧的海报,回答问题。
(1)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哪位皇帝纵横跌宕的一生?请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2)结合图二,请你说说武则天对唐朝起了什么作用?
(3)结合图三说说唐明皇是谁,他统治的前期被后人赞誉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以上三位皇帝统治期间出现国家兴盛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练习答案:
1.A 2.D 3.D 4.A 5.C 6.D 7.C 8.D 9.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1)李世民、李渊、贞观之治(2)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1教育网
11.(1)唐太宗。
(2)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社会欣欣向荣。
(3)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12.(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政治上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统治;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改善民族关系。
(2)承前启后,使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3)唐玄宗;“开元盛世”。
(4)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统治者励精图治,勤勉治国。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