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导入新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1954年9月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新课探究探究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呢?中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有:《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 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一一探究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
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届一次会议召开2.任 务时间:1954年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3.方针、职能统一战线 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要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换届时,政协委员不少于60%,政协常委不少于65%,政协副主席不少于50%(此项要求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一一探究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1.分布特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1)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3.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自治区首府银川,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 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课堂小结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建设随堂训练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真正实现境内各民族的平等
D.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C2.1954年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 )
①代行人大的权力 ②政治协商 ③民主监督 ④执掌国家政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