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2-26 11:2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目标导航首页末页一、隋的统一
1.建立:581年,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
2.统一: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 的局面,为隋朝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基础。知识要点首页末页杨坚隋隋文帝589长期分裂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 交通,巩固隋王朝对
的统治。
2.概况: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连接了五大水系。知识要点南北全国大运河洛阳涿郡余杭3.影响: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 。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
的制度;隋炀帝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知识要点经济门第考试人才进士科2.影响: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 和
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此后,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朝的第二个皇帝 ,不恤民力,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东都洛阳,开凿 ,知识要点选官科举制隋炀帝大运河多次乘龙舟出游,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终于导致大规模的 ,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 。知识要点农民起义随之灭亡1.隋统一的意义: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朝建立于581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统一;隋的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难点释疑首页末页2.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极大程度地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它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终结于清末。难点释疑隋文帝像历史图片首页末页隋朝大运河 隋朝士兵俑历史图片★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选举制解题技巧首页末页C正确答案: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首先理解词句的意思:数十载辛苦读书,无人知道无人过问;一旦考试成功就可以闻名天下。反映的是认真读书通过考试可以出人头地,可以闻名天下。科举制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参政的或练武的人才。故此题选择C。解题技巧一、单项选择题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于1978年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曹操 B.杨广 C.杨坚 D.李世民过关训练C首页末页2.《北京晚报》2014年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过关训练B3.(2017扬州)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流经扬州(古称江都)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2017青岛)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晋惠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过关训练CC5.(2017扬州)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过关训练C6.(2017菏泽)“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 )
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过关训练B7.(2017东营)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赵州桥 D.大运河
过关训练D8.(2017成都)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过关训练D9.旨在解决我国京津地区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工程采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源北送的主要渠道。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在民生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方便隋炀帝南巡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加强北部的边防 D.巩固隋朝的统一过关训练B10.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该工程是隋文帝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
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过关训练D11.(2017福建)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过关训练D12.(2017深圳)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过关训练D1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便利了隋炀帝南巡
C.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过关训练C14.(2017济南)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唐·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元·脱脱《宋史》)
过关训练A15.下面对隋朝历史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而且符合实际( )
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过关训练C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过关训练材料三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过关训练(1)材料一中这位诗人说的是哪条河?是谁在位时修建的?
(2)材料二、材料三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过关训练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杨广)。材料二:出身门第;材料三:才能。(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过关训练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言之有理也可)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原诗大意: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如果不是当时龙舟巡游的事情,(杨广)功绩大概和禹也比得上了。拓展阅读汴 水
胡 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原诗大意:自从开凿了这条河,隋朝就一步步走向灭亡。(龙舟的)帆还没有落下战火已经燃起,从此再也没有乘坐龙舟的日子了。
阅读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首页末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