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同步测试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
2.下列去污方式中,不是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
3.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饼干久置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
B.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会有白色沉淀出现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C.可以用洗洁精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可以溶解油污
D.酒精可以去除衣服上的碘是因为酒精可以溶解碘
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洗涤水垢
5.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6.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7.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如图:氯化钠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
硝酸铵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
氢氧化钠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
8.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这种方法和用洗洁精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21cnjy.com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B错;C、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C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D错。故选C。www.21-cn-jy.com
2、【答案】A
【解析】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A不是利用乳化作用;21教育网
B、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B是乳化作用;
C、肥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C是乳化作用;
D、沐浴露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D是乳化作用;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故说法正确;
B、露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故说法正确;2·1·c·n·j·y
C、可以用洗洁精洗碗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说法错误;
D、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碘易溶解于酒精,用酒精清洗碘渍是利用溶解原理,故说法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自来水能洗手,形成的是溶液.故A错;
B、油污能溶于汽油,形成的是溶液.故B错;
C、洗洁精使油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
D、盐酸能与水垢反应,生成了氯化钙的溶液.故D错.
故选C.
5、【答案】C
【解析】解:A、一种物中可以溶解多种物质.故A说法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故C说法错误;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
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下降,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故选项正确.
C、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D、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答案】几乎不变;降低;升高.
【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21·cn·jy·com
8、【答案】用酒精擦洗;用酒精洗掉碘酒的原理是溶解原理,用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解析】因为碘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所以可以用酒精擦洗衣服上的碘酒,利用的溶解原理.
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除油污,利用的是乳化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