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2-26 17: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溶液的形成 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
D.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2.有一杯食盐水,若上部的密度是b g/cm3,则下部的密度是( )
A.大于b g/cm3
B.等于b g/cm3
C.小于b g/cm3
D.无法判断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纯净物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4.下列关于蔗糖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蔗糖溶于水就消失了
B.蔗糖水下部的浓度比上部大
C.蔗糖水恒温放置,不会析出晶体
D.蔗糖水不具有蔗糖的化学性质
5.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6.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7.当两种液体互相混合形成溶液时( )
A.液体中有水时,水一般是溶剂
B.只能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C.只能将量少的一种叫溶剂,量多的一种叫溶质
D.通常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8.下列溶液中,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 )
A.10g硝酸铵跟8g水组成的溶液
B.10g水跟8g硝酸铵组成的溶液
C.1g水跟9g酒精组成的溶液
D.100g酒精跟5g碘组成的溶液
9.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碳酸钠与适量的盐酸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1l.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C.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12.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21教育网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氧化钙固体
13.如下图所示,以下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成溶液的是( )
二、填空题
1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石灰水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3)食盐水 ,(4)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 。21cnjy.com
15.硫酸铜溶液显 色,溶质是 ,碘酒中的溶剂是 ,二氧化碳溶于水,溶质是 。
16.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 , 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
17.锌和盐酸反应完全后的溶液 ;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溶液 ;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残留物溶于水,其溶质是 。
将少量油脂放入汽油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是 。(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19、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 )中打“×”。
(1)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 )
(2)加了食盐的汤比纯净水更难煮沸( )
(3)电解水的实验时,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导电性( )
(4)任何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
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要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溶液。右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完成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该注射液里含有哪些物质?将你知道的写下来,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说明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21·cn·jy·com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物质溶于水,在不同条件下溶解的快慢不同。试分析,如果要使得食盐固体溶解于水中,我们通常采用哪些方法加快食盐的溶解?可不填满。2·1·c·n·j·y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为了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小丽和小芳同学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验。
小丽同学先在甲烧杯中盛半杯水,将烧杯放在一块薄木板(较轻)上,并在烧杯与木板之间撒一些水,提起烧杯时,木板不能被提起。再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铵晶体,边加入边搅拌,过一会儿,发现杯底的水凝结成冰,将烧杯提起,杯底的木板粘在一起被提起,并不会掉下来。2-1-c-n-j-y
小芳同学的实验与小丽的类似。在另一块木板面上滴适量熔化的石蜡,将乙烧杯放在木板上,可观察到乙烧杯被凝固的石蜡粘在木板上,提起烧杯时,木板不会掉下。然后往乙烧杯中缓缓加入适量浓硫酸。边加入边搅拌,过一会儿,可观察到:乙烧杯与木板分离,木板会掉下来。请解释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D 7.AD
8.D 9.A 10.D 11.C 12.C 13.B
14.(1)Ca(OH)2 (2)ZnSO4
(3)NaCl (4)C2H5OH
15.蓝 CuSO4 酒精 碳酸
16.分散 均一的 稳定的 溶质 溶剂
17.ZnCl2 FeSO4 CaCl2 KCl
18.溶液
19、√ √ √ ×
20、(1)NaCl 、H2O (2)溶液具有稳定性
21、(1)搅拌 (2)加热升高温度 (3)将食盐弄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