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概念与规律】
生物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别是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和动物体的各个系统在进行生理活动时能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互相联系、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共同完成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
1.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如脑、脊髓、心、肺、肠等。
4.系统: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5.生物体:低等的动物及植物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生物体;人体与高等动物则由器官构成更复杂的系统,由八大系统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
1.动物体(以人体为例)从上到下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1) 头部:分布着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它的功能是从外界捕获各种信息并作出迅速反应,还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① 动物与人体头部区别:人体的眼、鼻、口分布在一个平面上,两眼位于一个平面上使人观察物体能获得一个立体的形象,使人能更清楚地看清物体。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眼在头的两侧,使视野开阔,扩大感受外界刺激的范围,有利于生存。
② 人体的五官则是:眼、鼻、口、耳、喉。
(2) 颈部:是头与躯干连接的部分。人体的颈部较短而柔软,并能灵活运动,从而扩大感觉器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3) 躯干:是人体的主要部分,呈扁圆柱体,躯干前后径小于左右径,有利于直立。
(4) 四肢:人体的附肢称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下肢可直立行走。
① 人的上肢有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有灵活的关节相连。人类最早的祖先开始用下肢直立行走时,上肢就获得自由,特别是手,可随时任意使用,于是获得了许多新的功能。
② 人手的生物学功能:如抓、握住物体、取食等,是人与动物都具有。但制造和使用工具、绘图、写字等是人手特有的功能。握手、拍手、招手、握拳等是人手表述情感的功能。
2.植物体:植物界种类繁多。根据有无真正的花,可分为显花植物和隐花植物。
(1) 显花植物(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梨树、苹果树、大豆、油菜、水稻、小麦等。
(2) 隐花植物:无真正花的植物,包括: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如苏铁、银杏。
有根、茎、叶,无种子。如蕨。
孢子植物 不能区分真正茎、叶,有假根。如葫芦藓。
不能区分茎,叶、只称叶状体,有假根。如海带
二.细胞: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物之间之所以存在着亲缘关系,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之故。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微小,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细胞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从外到内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四部分组成。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1) 细胞壁:植物细胞外包着较坚韧的一层是细胞壁,它含有纤维素,所以植物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2) 细胞膜:非常薄,正常状态的植物细胞这层膜紧贴细胞壁,因此看不清楚。动物的细胞最外层则是细胞膜。
细胞膜功能:① 对细胞有保护作用,使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使细胞相对独立性;②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选择地从外界吸收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物质。
(3)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内,在细胞核外的透明粘稠物质。细胞质能流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地方。
(4) 细胞核:一般是球形或椭圆形的,位于细胞中央,外包极薄的核膜,核内含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NA和RNA的染色质或染色体。细胞核的功能是控制整个细胞生长、发育和遗传等生命活动。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中央液泡。
2.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多样,但细胞的化学组成基本类似。
(1) 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水分、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多种无机盐。
(2) 构成细胞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钾、钠、氯11种,还有少量铁、锰、锌、氟、硒、铜、碘等元素。
3.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细胞的分裂是指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的过程。
(1) 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 直接分裂:无丝分裂;② 间接分裂: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细胞核和细胞都先延长,细胞膜在中间向里凹,最后断裂成两个核,然后细胞也随之从中间裂成两部分,这样一个细胞就成了两个相似的子细胞。这种分裂过程中看不到细胞核中染色质成为染色体,也无产生纺锤丝,所以称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过程分裂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纺锤丝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这也是与无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2) 细胞的生长: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需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质量增加,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的生长。
(3) 细胞的分化: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不再生长,大部分细胞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而具有新的形态、构造和功能,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对生物体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结构功能复杂化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生物体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裂;体积增大——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胞形状、构造、功能的改变——细胞的分化。
4.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地球上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一个生物体,如草履虫,在一个细胞中完成一切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繁殖等。
多细胞生物:由许多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生物体,如绝大多数动植物。在这些多细胞生物中,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各种细胞分工合作完成的。
由此可见,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出现的,有了细胞就有了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
三.组织、器官和系统
1.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 植物主要组织
① 保护组织:保护内部结构,如叶的上、下表皮;
② 营养组织:贮藏营养物质,如叶的叶肉细胞(栅栏状结构和海绵状结构);
③ 输导组织:输送水、无机盐,如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
④ 分生组织:细胞能不断分裂,如根尖的生长点;
⑤ 机械组织:支持作用,如纤维;
⑥ 分泌组织:能分泌物质,如花中的蜜腺分泌细胞。
(2) 动物四大组织
①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排泄、分泌作用,如口腔上皮;
②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如心肌、骨骼肌;
③ 结缔组织:分布在各器官中,有支持、连结、保护、营养、修补等多种功能,如血液;
④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2.器官、系统:
(1)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连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植物体的六种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植物的全部生命活动。
人体和动物的器官更多,眼、鼻、耳、胃、肠、心脏都是器官,这些都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都称为器官。
(2) 系统 是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基本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集合体。人和高等动物由八个系统构成,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生命活动,保证生物体个体生存与种族绵延。
【启迪与拓展】
例1 人的头部表面有眼、鼻、口、耳等器官,内部有脑,这些结构位于头部,其主要功能是( )
A.有利于取食 B.有利于发现敌害
C.有利于辨别光线 D.有利于捕获外界的信息,并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
分析:分布在头部的眼、鼻、口、耳是感觉器官,口是摄取食物的器官;鼻腔是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通道;耳能接受外界各种声音刺激,人体通过这些器官能捕获外界的各种信息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头内部有脑,能对各种捕获的信息进行迅速分析处理,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能作出迅速的反应。正确答案是D。
例2 人手所具有的功能是( )
A.握物、抓痒、取食 B.制造和使用工具
C.拍手、招手、握手 D.以上都是
分析:人的手在人体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抓痒、握物、取食等;人类还用手参加各种劳动,在劳动中学会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如绘图、写字、制造机器等;人还能用手表达情感,如拍手、招手、握手、拉手等,所以正确答案是D。
例3 人类超越其他动物开始于( )
A.人类的祖先下地直立行走时 B.人类的祖先用手采摘果实时
C.人类的祖先用手捕捉动物时 D.人类的祖先用双手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时
分析: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从古猿演变到人是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有一个复杂的既像人,又像猿的过渡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由于气候的变化,森林的减少,古猿被迫下地生活,引起前后肢分工,身体直立,前肢采摘果实、捕捉动物,后肢用于行走,这个阶段是猿演化为人的过渡阶段,与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祖先由于直立行走,使视野开阔,引起脑量增大等一系列变化,又在劳动中学会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再不必像动物那样依靠身体器官的改变来适应环境,才使人类在生活上和体质上摆脱动物范畴。所以正确答案是D。
例4 为什么说生物和非生物从元素上看是没有区别的?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在自然界的非生物中也都存在。虽然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在非生物中不存在,但构成有机物分子中的主要元素碳、氢、氧、氮,在非生物中广泛存在。因此构成细胞的元素与非生物一样,所以生物与非生物从元素上看是没有区别的。
例5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分析: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也有多细胞生物。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由一个细胞完成,而多细胞生物则由多种细胞分工协作完成生命活动。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正确答案是A。
例6 组织的形成是由于( )
A.细胞的生长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突变
分析:刚分裂出来的细胞形态、构造、功能上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以后细胞不断吸收外界物质,在由小到大生长过程中,有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逐渐发生分化,形成了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经过细胞分化之后就出现了各种细胞群,称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是组织形成的基础,是生物体的构造和功能复杂化的基础。正确答案为B。
【思考和练习】
1.人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2.人体的眼、鼻、口在人的脸上分布在一个____________,而许多动物的眼位于头的____________,能使动物的视野更________。动物的口向前突出,有利于动物________猎物,________敌害。
3.人体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_____,通常近似扁圆柱体形,这种特点使人体更适应于____________。
4.动物附肢的功能使身体能____________;人体的附肢称为____________,位于躯干上部的称____________,位于躯干下部的称____________。
5.人类的祖先开始只用下肢直立行走,于是____________获得自由,可以随时任意____________。
6.人体的颈柔软,主要作用是( )
A.能使头部伸缩 B.使头部灵活转动,扩大捕获信息的范围
C.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D.增强身体运动力
7.人体的上肢演化为手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祖先用上肢采集植物 B.人类祖先用上肢捕捉动物
C.由于人类祖先只用下肢直立行走 D.人类祖先用上肢预防和攻击敌害
8.人手与动物前肢共同具有的功能是( )
A.取食、握住物体 B.制造、使用工具
C.握手、拍手、招手 D.绘图写字
9.人手特有的功能是( )
A.握物 B.抓痒 C.取食 D.制造、使用工具和绘图
10.鸟的前肢演变成____________,海豚的前肢演变成____________。
11.下列属于显花植物的是( )
A.蕨 B.松 C.小麦 D.葫芦藓
12.下列植物的根是假根的是( )
A.大豆 B.松 C.海带 D.蕨
13.人体的“五官”指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不是猿的前肢所具有的功能是( )
A.握物 B.制造和使用工具 C.抓痒 D.取食
15.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6.下列生物的细胞不具细胞壁的是( )
A.草 B.细菌 C.小猫 D.树叶
17.细胞壁的功能对细胞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
18.与人体口腔表皮细胞相比,洋葱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9.细胞膜对细胞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
20.细胞质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
21.植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细胞中具有贮藏作用的结构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核
23.植物细胞的结构由( )组成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24.细胞核通常呈________形,它含有__________物质,它与生物的______密切有关。
25.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一般都有一定形状,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
26.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膜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细胞与外界环境____________,保持细胞的相对_________,它除起____________作用外,还可以控制________________。
27.肌肉细胞呈长纤维状,有利于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神经细胞可长达1米,则有利于远距离____________。
28.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的物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染色质或染色体。
29.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__________包围。
30.在细胞结构中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31.在细胞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的部分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32.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在缓慢地____________着,这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__________。
33.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具有( )
A.保护作用 B.贮藏作用 C.光合作用 D.遗传作用
34.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形状多种多样,细胞的形态是与其____________相适应的。
35.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有了______就有了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
36.人体由十万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增多是由于________,才能使人体细胞不断增多。
37.构成某种组织的细胞应具有的特点是( )
A.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功能相同 B.形态相同,结构不同,功能相同
C.形态相似,结构不同,功能相同 D.形态类似,结构相同,功能相同
38.组织的形成是由于( )结果
A.细胞的生长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突变
39.红细胞呈圆盘形,增大它的表面积,有利于和外界____________。
40.细胞的化学组成含量达80%—90%的是______,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有机物质。
41.构成有机物的重要元素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
A.氢、氧、氮、磷、硫、碳 B.氢、氧、氮、铁、硒、碘
C.氢、氧、磷、氟、锰、铜 D.氢、氧、氮、锰、锌、硫
42.细胞分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分裂和____________分裂。
43.一只蕃茄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4.人体的四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5.下列器官中,哪些属于营养器官?( ),哪些属于生殖器官?( )
A.根 果实 花 B.叶 茎 种子 C.根 茎 叶 D.花 果实 种子
46.下列器官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
A.心脏 肾脏 B.心脏 血管 C.胃 肾脏 D.胃 小肠
47.下列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
A.表皮 B.果肉 C.根尖生长点 D.导管
48.如显微镜使用目镜12X,物镜10X,在这种情况下观察的物体放大了______倍。如把载物台上载玻片向左移动,显微镜中的图像将________移动。
49.下面的说法有错,请改正。
(1) 当目镜模糊时,用洁净的纱布擦洗干净。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放一滴生理盐水。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放盖玻片时,应快速放下可避免气泡产生。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右眼向目镜注视,左眼闭着。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观察口腔表皮细胞,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如把口腔表皮细胞放_______中,细胞吸水膨胀而破裂。为更清晰地看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应用_______染色。
51.看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膜时,应在临时装片中加滴一滴10%___________。
52.什么叫组织?
53.器官是怎样形成的?
54.心脏是一个器官吗?你能说出构成心脏的三种组织吗?
【探索与实验】
示例1 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质壁分离”实验
细胞膜非常薄,正常状态的植物细胞这层膜紧贴细胞壁,看不清楚,通过质壁分离的实验,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植物的细胞质外有一层膜。质壁分离实验操作步骤:
(1)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 取葫芦藓幼嫩的叶片一片,平放在玻片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
(3) 把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无法观察到;
(4) 向植物细胞的装片里注入生理盐水,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5) 这时细胞中液泡里的水渗出细胞,细胞质因失水缩小,细胞膜跟细胞壁分离,可以观察到细胞质外有一层薄膜,即细胞膜。
示例2 用乳胶粘贴法制作植物标本
传统的蜡叶标本虽有许多优点,但在制作过程中需反复换纸、整形、加压,尤其在伏天和雨季,制作稍不及时,标本即易发霉变黑,且蜡叶标本难以表达植物的细微结构,颜色也不易保持。“乳胶直接粘贴法”不仅在制作过程、制作效果和保存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蜡叶标本的主要缺点,而且取材方便,制作简易,便于普及。
用乳胶粘贴法制作植物标本,可以使标本保持特定的形状,便于构图,乳胶干后形成的透明胶膜,具有“密封”保色作用,并赋予标本光泽。
(1) 材料和工具:台纸,乳胶,小排笔,剪子,尖嘴镊子,清水。
(2) 制作过程:
① 将植物体放在台纸上,根据布局进行整形、构图。为了使植物从整体到局部都得到清晰,充分的表现,可在台纸上留出适当位置对花和果实的细微结构进行解剖式粘贴;
② 用排笔在标本所在的台纸上刷上乳胶,依次粘贴;
③ 标本固定后,在标本表面刷上薄薄一层稀释乳胶,使其形成保护膜;
④ 将台纸放在阳光下晒数分钟或在通风处阴干10个小时左右,直至手触标本没有粘着感为宜;
⑤ 将干燥后的标本夹在草纸中,用重物压平。三、四天后,标本残存水份散失,台纸平整,填好标签和采集记录,标本制作即告完成。
(3) 注意事项:
① 标本采集后,宜现场立即制作。如不能及时制作,应将标本暂放在有盖的容器内,谨防植物萎蔫变形;
② 乳胶涂布一定要均匀,不能涂得太多,否则易起皱;
③ 压制时,一定要待乳胶干后再进行,否则会把草纸粘住;
④ 标本避免阳光直晒,以免褪色。
【科学撷趣】
猴 趣
猴是人类的朋友,有许多怪猴,说来颇为有趣。
会摆渡的猴子 在扎伊尔有个猴子渡。渡船是木筏,每个筏子上由七八个猴子撑船和划桨,如果有人落水,它们还会跳进河中把人救起。
会当扳道工的猴子 非洲大陆最南端的伊丽沙白港,有一种经过训练的猴子,它们能为主人扫地、擦桌、除草、松土等,还能当铁路的扳道工。
会侍候老人的猴子 在西欧一些国家,没钱请佣人的孤独老人,便买只猴子送去培训中心训练,让它为自己服务。
会唱歌的猴子 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奇特的猴子,它会唱歌,其声如鸟鸣。
会导游的猴子 印度一些游览区,当游客迷失方向时,有一种猴子会给你带路,使你走出困境,服务完毕,便伸手向你要钱。
会送信的猴子 尼日利亚的祖鲁等地,人们将母猴和小猴拆散,使它们分居两地,再把装有信件的竹筒绑在小猴身上,然后放掉小猴,任其按原路去寻找“母亲”,一般百找百中。
身体里的信号兵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信号兵”,当气候、环境变化时,它们就发出信号,提醒人们预防各种疾病。
1.上午的第三、四节课,有些同学头昏、恶心、出虚汗。这是身体里的“胃肠信号兵”发出的信号:你的大脑缺少营养了,应该注意吃好早饭。
2.做作业时间长,脑袋昏沉沉的,耳朵里响起一阵“嗡嗡”声。这是“疲倦信号兵”提醒你:该到室外去活动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3.鼻子流血,除了天气干燥的原因外,这可能是“营养信号兵”的信号:你要多吃瓜果蔬菜。
4.天气转凉,早上出门,手臂上起了一片鸡皮疙瘩,还可能打几个喷嚏。这是“防寒信号兵”在说:快加衣服,小心感冒。
5.有些同学接连看了好几个电视节目,皮眼跳了几下。这是“视觉信号兵”告诉你:眼睛很累了,该早点休息。
6.好吃的东西吃个没完,舌头上积着厚厚一层白色舌苔,这是“消化信号兵”亮出的“白牌”警告:别贪吃,当心消化不良。
第五章
1、头部 颈 躯干 四肢 2、平面上 两侧 开阔 捕获 逃避 3、 躯干 直立 4、运动 四肢 上肢 下肢 5、手 使用 6、B 7、C 8、A 9、D 10、翅 鳍状肢 11、C 12、C 13、眼 鼻 口 耳 头 14、B 15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16、C 17、保护 支持 18、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19、保护 控制物质 20、物质交换 21、A 22、B 23、C 24、球 携带遗传信息 遗传 25、细胞壁 26、细胞与其外界环境界面的影像 隔开 独立性 保护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7、收缩 舒张 传递信息 28、DNA RNA 29、核膜 30、C A 31、D B 32、流动 物质交换 33、C 34、功能 35、细胞 细胞 36、细胞的分裂 37、A 38、 B 39、气体交换
40、水 糖类 蛋白质 脂类 核酸 41、A 42、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 43、C
44、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45、C D 46、B D 47、D 48、120 右 49、①不能用钞布,应用擦镜纸 ②不能放生理盐水, 放清水 ③放盖玻片时不能快速, 应缓慢放可避免产生气泡 ④应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 50、0、9%生理盐水 清水中 碘液 51、生理盐水 52、由许多形态相似 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53、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54、心脏是一个器官,心脏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