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2、练习使用温度计
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
4、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5、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生物的适应性:
1、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让学生讲述向日葵、植物向光生长的实例,以及在沙漠中生活的各种植物的特点。
2、探究实验:学生观察图片—>提出探究问题(蝎子为什么在沙里藏身的理由)—>学生探究(复习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动物的“伪装”;学生观察、讨论,了解保护色(青蛙、变色龙)和拟态(竹节虫) —>合作学习(学生4一5人为一合作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说说你所知道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生物,恐怕谁也难以说清,科学家的统计也只能给我们一个近似的答案。而当今世界的生物物种正在一天天减少却是确凿无疑的。一直以来,人们在不停利用各种生物资源,来享受生活、保持健康和方便工作。然而1914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孤零零地死去。这只老旅鸽的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地球上每24小时,就有150一200种物种永远告别我们这个星球。一个物种灭绝不仅对那个物种来说是一个悲剧,对人类来说这也是一个悲剧,而众多物种的灭绝,最终可能造成人类的大悲剧。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 众多物种的灭绝,是否最终可能造成人类的大悲剧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们 如何有效保护它们 又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它们 了解自然保护区及其设立。(主要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查阅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学生自习)
二、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列举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大致种类及种类数量变化的原因。
探讨种与种之间生存的关系:蜜峰与花,学生思考、讨论。
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它们的分布、数量和保护情况;同学们从中了解许多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体会到我国的地大物博,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植物资源的破坏和保护的状况及措施:植物资源的破环和保护的状况如何 我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交流并谈自己的感想,教师从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
[小结]地球上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环境,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然,这节课只讨论了物种的多样性,而生物的多样性还涉及到生态系统和基因层面上的多样性,这是以后的科学中要学习的内容;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善待生命,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布置作业]进一步查阅资料,就你最喜欢的珍稀动(植)物的分类地位、分布、数量、保护和人类对其利用的情况及你的设想、建议或呼吁编制一份小报,出一期专栏刊出。
【板书】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
2、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
3、动物的"伪装"——保护色、拟态
(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生物的多样性
5、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
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料:
我国野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特有植物种类繁多,约17000余种,如银杉、珙桐、银杏、百杉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我国有药用植物11000余种和药用野生动物1500多种,又拥有大量的作物野生种群及其近缘种,是世界上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还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之母。
调查结果显示,104种物种极危或濒危,其中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和银杉等57种极危,巨柏、水杉、观光木和滇楠等47种濒危,岷江柏木、福建柏和红豆杉等61种易危,秦岭冷杉、广东松和土沉香等14种依赖保护,金毛狗和翠柏等7种接近受危,另有光叶蕨、金平桦和秤锤树3种野外未发现;55种野生植物种群数量过少,包括野外未发现的光叶蕨、秤锤树、金平桦3个物种,11个物种的野外植株数量仅1-10株,12个物种的野外植株数量为11-100株,13个物种的野外植株数量为101-1000株,14个物种野外植株数量为1001-5000株,以及人参和瑶山苣苔2种草本植物;156种野生植物种群结构不合理,主要包括55种种群过小,44种年龄结构过老并呈衰退趋势,57种种群以幼树和小苗居多;49种野生植物仅存1个分布地点,极易使野生种群陷入濒危或极度濒危的状态;75种野生植物因生境恶化,陷入濒危状态;92种野生植物因市场需求过大导致资源过度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4000多种植物受到各种威胁,其中1000多种处于濒危态势。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