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

文档属性

名称 复习课件(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2-26 16: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1.感觉世界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3.耳和听觉4.例题分析5.课内练习复习一、皮肤的感觉功能
二、鼻和嗅觉
三、舌和味觉第1节感觉世界感觉器官
  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器官层次。感受器
  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五种基本感觉:听觉 ———— 耳
嗅觉 ———— 鼻
视觉 ———— 眼
味觉 ———— 舌
触觉 ———— 皮肤

其它常见感觉: 冷觉
热觉 皮肤
痛觉
常见感觉和感觉器官1、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等感觉功能。
2、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气味 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大脑嗅觉鼻和嗅觉嗅觉的特点:1、适应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2、差异性不同动物不同年龄不同气味容易疲劳舌和味觉探究: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 ,其内有许多 细胞 味觉的形成过程: 味蕾 (感受器)味觉中枢
(大脑皮层)神经四种基本味觉:酸味
甜味
苦味
咸味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的敏感性不同,设计一实验检测酸、甜、苦、咸的敏感区第二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产生:声源的振动(声源有: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声音传播的条件: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的形式:以声波形式向外传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传播的快慢:跟介质和温度有关声音的反射(回音)耳外耳中耳内耳耳廓、
外耳道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咽鼓管半规管、
前庭、
耳蜗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规管:
前庭:
耳蜗: 收集声波
将外界声波传入中耳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振动并将振动传到内耳(把声音放大)
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

旋转感觉
位置、速度感觉
有听觉感受器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
(位觉感受器)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振动内耳耳蜗听神经接受刺激,
产生并传导兴奋大脑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听觉感受器乐音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二、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频率←物体振动快慢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振动幅度、声源距离、不同的人音色
←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 Hz 超声波:频率>20000Hz 次声波:频率<20Hz (分贝)噪声污染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1、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2、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相隔不远相对放置,当敲响右边音叉后,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如把此装置放入一密闭的钟罩内并抽尽罩内空气,再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 振动(填“能”或“不能”),这是为 。例题分析3.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
噪声声源的措施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
的措施是 ;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的措施的是 。
A、城市禁鸣喇叭。B、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屏。
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E、将飞机场建立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F、开作战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G、点燃爆竹导火线后边捂住耳朵。
A、EC、DB、F、G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就越大
B.棒击鼓面越重,鼓皮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就越大
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响度也就越小。课内练习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在空中飞行时每10s振动翅膀120次,苍蝇每分钟振动翅膀21120次,当它们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听觉( )
A.能感觉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觉到苍蝇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觉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觉到它们从你身边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