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
去敬亭山坐一坐,去江南看一看。初读感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读诗句 李白:(701年-762年),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文学成就:有“诗仙”之称,与杜甫被合称为“大李杜”,也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代表作品:《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将进酒》。初读感知知作者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游宣州时,距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被迫辞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这首诗是作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初读感知写作背景精读感悟 诗题意思是诗人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坐在敬亭山那里。解诗题明诗意独自。
消失了。
悠闲自在。
满足。精读感悟独:
尽:
闲:
厌:明诗意 天上的鸟儿高飞远去,直到没了踪影。长空中的一朵白云,也慢慢地飘远。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精读感悟明诗意 我和敬亭山互相注视着,彼此总也看不够。此时能理解我寂寞心情的,只有敬亭山了。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精读感悟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什么?精读感悟悟诗情 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敬亭山的风景,无鸟也无云,让人倍感孤寂;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感受,即孤寂寂寞。 前两句中诗人用了什么写法烘托自己的孤独和寂寞?精读感悟 读后两句思考: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精读感悟 拟人。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学完本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所描写的孤寂景象,还让我们明白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体会到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精读感悟回忆学习古诗词方法:精读感悟初读感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读诗句luó青螺初读感知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主要作品:《乌衣巷》《秋词》《陋室铭》。 初读感知知作者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初读感知写作背景精读感悟 从《望洞庭》这个题目不难看出这是作者在“洞庭湖”这个地方的所见所感,洞庭:湖名,在湖南省,望:遥望、远望,题目意思是远看洞庭湖。解诗题明诗意湖面的光芒。
指湖光和秋月。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指湖面。
相互。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精读感悟湖光:
两:
和:
潭面:
相:
白银盘:
青螺:明诗意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的湖面没有风,看上去好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精读感悟明诗意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的君山苍翠无比,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精读感悟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精读感悟悟诗情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镜未磨”是比喻的说法,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湖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后两句的诗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述了怎样的景象?精读感悟 比喻,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光、山色相称。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美,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比喻的妙用。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精读感悟初读感知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读诗句初读感知 谙ān谙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李白、杜甫以外名气最大的唐代诗人。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诗敢为百姓诉苦,敢批评皇帝官僚,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忆江南》就是一首词。初读感知知作者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初读感知写作背景精读感悟 词牌本身与词的内容无关,只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白居易写的这首词用的就是“忆江南”这个词牌曲调,巧合的是,词的内容与词牌又相吻合,或许这也是白居易选这个词牌的原因。解诗题明诗意从前,以前。
熟悉。
超过。
一种植物,叶绿蓝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精读感悟旧:
谙:
胜:
蓝:明诗意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精读感悟明诗意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精读感悟导 入 新 课江水江花精读感悟悟诗情江南好?风景太阳红胜火绿如蓝导 入 新 课江水绿如蓝江花红胜火对比精读感悟悟诗情 面对这种美景,你想做什么呢?精读感悟 学完本课,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还让我们领略了江南美丽的令人神往的风景。从作者简短的文字里体会到了用词的巧妙。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精读感悟 课堂总结这三首诗词让我们懂得了作者寄情于山水,也是一种豁达,一种智慧。精读感悟课堂练习唐 孤云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中描写了两种事物,分别是( ),( )。李白众鸟
2.《望洞庭》的作者是刘禹锡,( )文学家,有( )之称。作者以奇特的( )和确切的( )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唐代想象诗豪比喻课堂练习2.《忆江南》一词,开头作者就以( )表达对江南春天的赞美,接着具体描述美景,最后以( )句结尾。“江南好”反问课堂练习 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2.积累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作业布置 1.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鸟尽、云去 孤独、寂寞
望洞庭:湖光潭面、秋月群山 轻松、愉悦
忆江南:江花、江水 怀念、热爱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