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力的平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力的平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2-27 10:1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1、2、3班 物理教案
课 题
力的平衡
课 型
新课
节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日期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知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会处理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2.通过活动认识身边物体的平衡。
情感态度
初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分析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平衡问题,感受物理就在身边。
教材
分析
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难点
通过运动状态分析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教学
模式
三疑三探
课时
共__1__课时
学法
自学 合作 探究
主 案
副案(修改栏)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看课本图例,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对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自探提示:
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自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物体的平衡状态。
二、解疑合探(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犬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展示
评价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
2.教师点拨或精讲。
??
由实验探究可知,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质疑再探:( 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都解决了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 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重5牛的电灯,吊着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下面的习题共学生练习。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儿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1、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2、通过运动状态分析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力的平衡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通过实验学会处理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3、通过活动认识身边物体的平衡。
4、初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分析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平衡问题,感受物理就在身边。5、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重点)
6、通过运动状态分析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难点)
作业布置
1、课后作业以及章末小结
2、基础训练
教 学反 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