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和折射(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文档属性

名称 光的反射和折射(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3-14 10:27: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五一我们去桂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水倒映着山1、“水中的山”和实际的山大小关系怎样?
2、“水中的山”为什么总是倒的? 轻松回顾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离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大小相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1、作者看到的是实际的沙石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关系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的折射现象一作者在同一景点用相同的焦距拍了两张照片以留念。问:
(1).哪张照片拍摄的范
 围更大?
(2).哪张照片像更大?
(3).拍摄哪张照片时作 者离景点更远?考考你: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m.现象一:现象二:  作者在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
⑴、请你在图中画出作者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⑵、作者看到的“青蛙”比青蛙的实际位置距水面是深一些,还是浅一些? 请你帮忙:  作者在路边看到一只小昆虫,想观察的更仔细些,但身边没有凸透镜,只有一瓶矿泉水,一只透明的塑料袋,戴近视眼镜的他冥思苦想,也没想出办法,你能帮他解决吗?  在晴朗的天气里,如果你到一条溪水边,当清澈的溪水潺潺而流时,你将会看到那些处于溪底的卵石在阳光的照耀下出现晃动的现象,其实这些卵石并没有被溪水冲动,你要是耐心地观察一段时间,将会发现它们还是呆在原处。那么,为什么溪水下的卵石看上去会晃动呢?生活小现象Goodbye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
崇贤中学 顾建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①能再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概念
②理解和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③能用光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问题情景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情景的解决过程,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在科学学习中的运用 ③学会作光路图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生活问题情景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③通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学习,形成自然是可以认识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小学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问:文中有哪些关于光的词句?
生答: 水倒映着山、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
通过课文回顾光学知识
问:水倒映着山
1、“水中的山”和实际的山大小关系怎样?
2、“水中的山”为什么总是倒的?
生答:大小相等
生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作相应的光路图
通过实例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1、作者看到的是实际的沙石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生:是变高的虚像
生:光的折射
完成相应的光路图
复习光的折射规律
考考你:(图略)
作者在同一景点用相同的焦距拍了两张照片以留念。问:
(1).哪张照片拍摄的范
 围更大?
(2).哪张照片像更大?
(3).拍摄哪张照片时作 者离景点更远?

生:上面的
生:下面的
生:上面的
完成课堂练习
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布置,分析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复习的内容
光学复习课堂练习
姓名
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作出由点光源S发出的经过A点的反射光线。

3、画出下列折射光线

4、分别将1、2、3、4的像大致的位置、性质画出来;并标号。
1 2 3 F 4 F
5、作者在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
⑴、请你在图中画出作者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⑵、作者看到的“青蛙”比青蛙的实际位置距水面是深一些,还是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