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了解土壤 课件+教案(图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了解土壤 课件+教案(图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2-28 09:23:31

文档简介

2.了解土壤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2. 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3. 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等主要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比较两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
学生材料:自己采集的土样、纸巾、抹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2. 学生回答。 3. 过渡: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构建新的概念。]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1.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2. 学生分组活动。 3.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1.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开展研究。 2.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3.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一)观察颗粒大小 1.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2.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3. 汇报自己的发现。 4.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
5.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二)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1. 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3. 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一:倒入量杯;方法二: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采用后者更方便,也与《雨下得有多大》中雨量器的使用方法相一致。 4.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
(三)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 1. 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6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2. 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加点水握一握,哪种可以握成团? 3. 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胶卷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 4. 分组活动,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土壤的成分与土壤的分类,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中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课后拓展指导 1.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2. 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地区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3. 学生思考、回答。 4. 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 5. 学生思考、回答。 6.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等。
[设计意图:了解身边的土壤,让学生学以致用,把课堂与课外相连,引导学生用科学。]
【板书设计】
2.了解土壤
空气 沙土
沙 分类 黏土
成分 黏土 壤土

腐殖质
课件22张PPT。(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了解土壤1、 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的渗水性不同。 沙蚯蚓尸体枯枝落叶 石子 土壤中的蚂蚁、青蛙、活着的树根、草根等是有生命的物体,沙、石子、枯枝落叶、蚯蚓尸体等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活着的树根、草根 蚂蚁 青蛙……我的土壤观察汇报土壤到底由哪些成分组成?猜测一:土壤中有水?猜测二:土壤中有空气?猜测三:土壤中有沙?黏土?猜测四:土壤中有腐烂的动植物遗体?思考: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空气、黏土、沙粒、水分、腐殖质气泡 空气较小较大黏土沙粒湿润水分腐殖质发白焦糊味研究土壤的成分2018-10-8组成土壤的成分各有什么作用? 空气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水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腐殖质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沙和黏土土壤的骨架讨论2018-10-8土壤的种类: 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
细小颗粒为黏粒。
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沙土中的颗粒 黏土中的颗粒 壤土中的颗粒 沙土中的颗粒 黏土中的颗粒 壤土中的颗粒2018-10-8沙土渗水性好,黏土渗水性差,壤土渗水保水适中沙土渗水性好,黏土渗水性差,壤土渗水适中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研究问题: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我的猜想:
不变条件:
改变条件:
实验方法:
结论:同样数量的土壤、水,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土壤同时将等量的水缓慢地倒入盛有等量的三种土壤的漏斗,看谁最先渗出水。 2018-10-8比较沙土、黏土的不同2018-10-81、砂粒空隙 ,透气、渗水性能 ,但保水性能 。
黏粒空隙 ,透气、渗水性能 ,但保水性能 。大好差小差好检测性练习2、沙土 质地均匀 保水性能最强
黏土 质地较粗 渗水性能最强
壤土 质地较细 通气保水适中2018-10-8  请你利用各种资源调查一下竹溪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它具有什么特点?适合种植什么植物?课后拓展同学们再见!2018-10-8实验1:土壤中有空气吗? 把硬土块放入水中,看到了什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看到冒气泡,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018-10-8实验2:土壤中是否含有沙和黏土? 搅拌水中的土块,然后静置一段时间,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我发现:土壤沉降在杯底,而且分成了两层。上层颗粒小,是黏土;下层颗粒大,是沙。下层:颗粒大上层:颗粒小2018-10-8实验3:土壤中有水吗?探究土壤中的结构 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看到了什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看到纸巾湿了,这说明土壤中有水分。2018-10-8实验4:土壤中是否有腐烂的动植物遗体? 被燃烧冒烟有刺鼻气味的是土壤中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这就是腐殖质。 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有刺鼻气味、冒烟;土壤颜色变浅……2018-10-8探究结果:(1)水(2)空气(3)沙(5)腐殖质小结……(4)黏土土壤的组成2018-10-8比较沙土、黏土的不同2018-10-8观察土壤:②










?①土壤外观是怎样的?2018-10-8活动要求:
① 先用眼睛观察实验桌上的土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② 用筛网筛一筛,观察筛网上留下的东西。
③观察后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现象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观察土壤2018-10-8 1、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哪种颗粒之
间的空隙大?
2、哪种颗粒含水最多?
3、哪种颗粒含空气最多?砂粒之间的空隙大砂粒含空气量最多黏粒含水量最多2018-10-8自学课本P4-7内容完成:
1、《了解土壤》一课的小标题分别是:①( );②( );③( )。
2、我猜测土壤由( )成分组成,我的验证方法是( )。
3、我们可以怎样给土壤分类?他们有什么不同?自学提示20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