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肥沃的土壤 课件+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3.肥沃的土壤 课件+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2-28 09:29:28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下册
3.肥沃的土壤
仔细观察土壤的上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土壤天然的犁,改良土壤的能手
萌萌的鼹鼠


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是土壤肥力的衡量标准。
漂亮的紫云英
收集落叶沤肥
还田是秸杆利用的主渠道
梯田
制作一个肥料袋
注意事项: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
你都带了哪
些东西做为腐殖质的材料,说一说!
1、垃圾会产生地热,即土壤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土壤无法种植。
2、其中有害的垃圾会通过在土壤种植的植物,把有害物质传播到人身上。
3、垃圾还会改变土壤的性质
4、通常填埋垃圾,都要把垃圾埋在至少3米的土壤深处,所以基本上,填埋垃圾的土壤是无法种植的。
5、通常要一片填埋过垃圾的土壤恢复到可以种植,通常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对土壤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2157红动中国
Www.
redoc
com)
xixihaha525

3ian.com三联图片
232
www.3ian.com
-EOOD
SCRAPS
TODAY3.肥沃的土壤
【教学目标】
1.
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2.
带领学生体验探索土壤的整个过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菜叶、蚯吲、水、小铲子、塑料袋、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活动一: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
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2.
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活动二:探究土壤
1.
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2.
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3.
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
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教师分发其他地区的土层标本)
5.
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层,你又发现了什么?
6.
你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7.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给孩子一个空间,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就可以充分展现他们对问题的思索。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观察中学会推理,从推理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正是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
活动三: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
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
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3.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4.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5.
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6.
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7.
讲述:其实,在土壤中还有一些动物,对土壤的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设计意图: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肥力演变等有较大影响。因而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土壤动物,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益虫的保护意识,连接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活动四:做肥料袋。
1.
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2.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3.
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4.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板书设计】
3.肥沃的土壤
与腐殖质多少有关
增加腐殖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