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怎样移动重物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怎样移动重物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2-28 10:59:49

文档简介

2. 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物和图片初步认识杆秤,观察杆秤了解基本组成结构。
2. 通过称量活动,了解通过调节秤砣的位置来改变杆秤的称量范围。
3. 分析三次称量秤杆上的变化,了解杆秤称量中的杠杆原理。
4. 了解改变秤纽的位置(秤杆、秤钩等)能改变杆秤的称量范围,深入了解杠杆原理。
5. 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杆秤,关注生活中的杠杆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调节秤砣的位置来改变杆秤的称量范围,明白杠杆原理。
【教学难点】
了解改变秤纽的位置(秤杆、秤钩等)能改变杆秤的称量范围,深入了解杠杆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杆秤、重物、生活中常见的利用杠杆原理的物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物直接入题,初步了解杆秤
1. 同学们,这是什么工具?(杆秤实物)用来干什么的?
2. 在哪里见过?(图片配合)
3. 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苹果,谁也能用杆秤来称一下。
4. 揭示课题:一根木杆、一根绳子、一个铁疙瘩,怎么能够称出物体的重量?其中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杆秤的秘密。
[设计意图:杆秤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多多少少都有接触,它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巧妙地利用杆秤进行导入,既与课题想连,又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杆秤结构,寻找杠杆原理
1. 观察:杆秤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 我们称量时重物挂在哪个点上?怎么知道物体重量?
3. 下面请同学们来称一称物体的重量,看一看杆秤的变化。
4. 活动:称一称,看一看。(要求、注意点、记录)
5. 交流:称重时,杆秤的变化。
思考:如果第四次称量,秤盘中再增加桔子?秤砣会怎么样?
6. 分析思考杆秤称重:
为什么小小的秤砣就能称起很重的重物,原因在哪?
7. 介绍支点、重力点、力点
8. 介绍杆秤运用的杠杆原理
9. 分析生活中物体所蕴藏的杠杆原理(图片与实物)
[设计意图:杆秤的奥秘其实就是杠杆的奥秘,借助杆秤来认识杠杆的奥秘显得更加直观,更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再识杆秤,深入明理
1. 观察:老师的杆秤和你们的杆秤有什么区别?
2. 这个秤纽有什么用?
3. 老师用里纽演示称量重物。
4. 思考:同一杆秤,为什么换一个纽就能称起更重的物体?
5. 小结:称轻的物体,我们可以选择离重力点远一点的秤纽;称重的物体,我们可以选择离重力点近一点的秤纽。
6. 图片认识生活中不同的杆秤。(简要分析双钩杆秤)
[设计意图:杆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更多前人的智慧,这一解读的过程是对杠杆原理更好、更深入的理解。]
四、思考延伸
1. 运用与创新:你能不能帮忙运用今天所学的杠杆原理让垃圾桶打开越来越简单?
2. 总结:今天通过杆秤的秘密来学习了杠杆原理,寻找了解了生活中蕴藏杠杆原理的物品、并运用杠杆原理解决了问题。我们只要透过现象看到原理,就能对万事万物有更深更透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学习生活服务。 [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让学生带着探究的眼光去看世界是我们科学起点,也是我们科学的终点。]
【板书设计】
2.怎样移动重物
杆秤
杠杆
课件20张PPT。杆秤的秘密活动:称一称,看一看1、秤盘中放入第1个桔子,移动秤砣(称绳),观察杆秤的变化。2、秤盘中再放入第2个桔子,移动秤砣(称绳),观察杆秤的变化。注意:1、使用杆秤称物时,移动秤砣必须使秤杆保持平衡。2、使用杆秤称物时,注意秤盘边缘的安全。3、秤盘中再放入第3个桔子,移动秤砣(称绳),观察杆秤的变化。要求:记录:用简单的画表示出三次称量重物和秤砣的位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小小秤砣压千斤 支点重力点力点杠杆(省力)? 桔 槔
(jie gao)秤杆2.6米能称起850公斤
1.5米长大杆秤称重物需两人抬
猜猜我有多重?此秤秤盘长3厘米,秤杆长20厘米,秤砣重1克,最少可以称0.01克重的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