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2017全国38地市中考真题解析汇编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18】2017全国38地市中考真题解析汇编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3-02 17:39:03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年全国38地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58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97分;共137分。考试时间为14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1.(2017 齐齐哈尔16)下列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玉米 B.肾蕨 C.海带 D.葫芦藓
答案:C
解析:【解答】玉米属于被子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
【分析】各类植物的常见种类。 
2.(2017 怀化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绿如蓝主要是什么植物大量繁殖造成的?(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B
解析:【解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藻类植物自由的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
【分析】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后代。
3.(2017 邵阳5)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满江红 B.水绵 C.海带 D.紫菜
答案:A
解析:【解答】水绵、海带、紫菜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都属于藻类植物;满江红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选A。
【分析】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4.(2017 龙东11)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A
解析:【解答】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A正确。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21·世纪*教育网
5.(2017 郴州31)某地修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这里生长的绿茸茸的植物不见了,这些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答案:B
解析:【解答】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燃煤火力发电厂在燃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影响苔藓植物的生存,在污染严重的火力发电厂附近,苔藓植物一般很少见。www-2-1-cnjy-com
【分析】人们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2017 保定5)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那么该植物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一类(  )
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小明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可知该植物是蕨类植物,与肾蕨同属一类。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出现了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是蕨类植物的生殖依然离不开水,还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宜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7.(2017 兰州11)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没有种子
C.都没有输导组织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B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地方,A错误;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称为孢子植物,B正确;藻类植物、苔藓植物体内都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错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8.(2017 上海11)下列属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水中生活 B.没有输导组织 C.不能产生种子 D.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C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A错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B错误;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都不产生种子,C正确;藻类植物无根、叶、茎的分化,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分析】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9.(2017 遵义20)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D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体内都含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利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C正确;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21cnjy.com
【分析】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0.(2017 娄底6)植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排序正确的是(  )
A.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C.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种子植物
答案:B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植物界中最具优势的一个类群。可见各类群植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分析】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11.(2017 衡阳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B
解析:【解答】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A正确;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B错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正确;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D正确。
【分析】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2.(2017 邵阳6)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  )
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果皮较薄
C.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D.体内有输导组织
答案:A
解析:【解答】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分析】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13.(2017 孝感9)如图表示四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四个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B 泌尿系统 肾脏 膀胱 肾单位
C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D 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解答】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膀胱不是由肾单位组成的,B错误;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C错误;遗传的多样性不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错误。
【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2和3是并列关系,2、3属于1。 
14.(2017 武汉7)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 D.被子植物一般能开花结果
答案:B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B错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C正确;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一般能开花结果,D正确。
【分析】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5.(2017 玉林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
A.生长环境不同 B.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C.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不同 D.分布的范围不同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B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6.(2017 龙东7)松、竹和梅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答案:D
解析:【解答】松有种子,但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竹和梅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是被子植物。
【分析】植物一般划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五种。 
17.(2017 黄冈3)下列关于动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蕨类植物植株矮小,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油松种子是裸露着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油松属于裸子植物
C.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D.鸟和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答案:A
解析:【解答】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A错误;油松的种子是裸露着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油松属于裸子植物,B正确;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正确;在动物界只有鸟和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D正确。www.21-cn-jy.com
【分析】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但是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18.(2017 贵港19)下列四种植物中,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是(  )
A.海带 B.葫芦藓 C.银杏 D.龙眼
答案:D
解析:【解答】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有茎叶,无根,只有假根,属于苔藓植物;银杏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龙眼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D正确。
【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19.(2017 潜江7)以下有关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事实和观点,错误的是(  )
A.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仍能形成水循环
B.气孔是水、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的门户
C.移栽过程中修剪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为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动力
答案:A
解析:【解答】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不能形成水循环,A错误;气孔是水、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的门户,B正确;移栽过程中修剪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C正确;蒸腾作用为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动力,D正确。
【分析】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 
20.(2017 德阳4)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2·1·c·n·j·y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答案:D
解析:【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错误。
【分析】蒸腾作用的意义。 
21.(2017 龙东8)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在植物体内却是水往高处流,那么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在植物体内却是“水往高处流”,其主要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分析】植物根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22.(2017 衡阳2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解答】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A相符;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B相符;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无机盐,C相符;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不相符。【版权所有:21教育】
【分析】所学生物知识的应用。
23.(2017 玉林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答案:A
解析:【解答】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分析】淀粉的特性是遇到碘液变蓝色,常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24.(2017 齐齐哈尔1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说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A
解析:【解答】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分析】淀粉的特性是遇到碘液变蓝色,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25.(2017 白银2)白银市靖远县沙地丰富,日光充足,盛产西瓜。下列生产措施中,不利于提高西瓜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科学灌溉 C.人工授粉 D.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
答案:D
解析:【解答】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A正确;科学灌溉能够提供适量的水分,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B正确;人工授粉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C正确;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容易造成烧苗现象,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6.(2017 德阳5)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
答案:C
解析:【解答】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A错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B错误;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C正确;如果过度密植,植物的枝叶会互相遮挡,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过多的被呼吸作用所消耗,所以会造成作物减产,D错误。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7.(2017 遵义3)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  )
A.二氧化碳+水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答案:B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21*cnjy*com
【分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8.(2017 齐齐哈尔11)下面能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式子是(  )
A.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C.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水→二氧化碳+能量
D.氧气+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子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9.(2017 潜江6)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中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
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D.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答案:A
解析:【解答】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而吸收的大部的水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A错误;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B正确;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C正确;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D正确。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3)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 
30.(2017 贵港4)如图所示,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氧气 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答案:B
解析:【解答】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把玻璃瓶中的氧气消耗尽了,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蜡烛熄灭。
【分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1.(2017 遵义4)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表述正确的是(  )
A.检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检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C.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答案:A
解析:【解答】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可以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2.(2017 怀化28)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呼吸作用。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3.(2017 玉林6)呼吸作用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
A.无机盐和水 B.水和淀粉 C.氧气和淀粉 D.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解析:【解答】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4.(2017 兰州5)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细胞分裂
答案:A
解析:【解答】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分析】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35.(2017 齐齐哈尔19)有的同学经常在草坪上行走,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其主要原因是(  )
A.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B.缺少无机盐,影响草的生长
C.气孔关闭,影响草的蒸腾作用 D.缺少水,影响草的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解答】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容的氧气就少,从而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分析】土壤板结,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36.(2017 玉林4)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植物的茎和叶能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符合题意;吸收作用是指生物从外界环境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出处:21教育名师】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37.(2017 荆门7)图中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与光合作用相比,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B.M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白天引起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D.一昼夜内该植株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是N点对应的时间
答案:D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A正确;据图可见:M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正确;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增强而增强,C正确;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F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错误。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8.(2017 龙东3)我们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使空气变得清新;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选C。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应用。
39.(2017 邵阳8)表中,农业生产活动与其目的不相符的一项是(  )
农业生产活动 目的
A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降低蒸腾作用
B 播种前松土 抑制种子的呼吸
C 初春播种后覆盖地膜 提高土壤温度
D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促进光合作用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解答】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A正确;播种前松土,有利于种子的呼吸,B错误;初春播种后覆盖地膜,提高土壤温度,C正确;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D正确。【来源:21cnj*y.co*m】
【分析】播种前松土,有利于种子的呼吸。 
40.(2017 郴州11)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瓜果更甜的原因,是夜晚温度低降低了(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细菌的分解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二氧化碳的浓度
答案:A
解析:【解答】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多,所以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瓜果更甜。21教育网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7分)
41.(2017 贵港22)(7分)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按先后顺序补充中间三个步骤:①→   →   →   →③(在箭头
之间填标号)。
(2)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   ,目的是检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步骤⑤能使绿叶中的   溶解到酒精里。
(4)实验结果如③所示,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证明 是光合作用
的产物,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答案:(1)② ⑤ ④ (2)碘液 (3)叶绿素 (4)淀粉 光
解析:【解答】(1)由实验操作示意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①暗处理→②遮光→⑤酒精脱色→④加碘液→③观察叶片现象。(2)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在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其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4)分析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变蓝,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片现象。 
42.(2017 保定17)(4分)在一次旅游采摘时,赵颖同学发现塑料大棚中挂着一些吊袋式二氧化碳发生剂,后经查阅资料得知,该措施可增产两到三成,且成本较低。她利用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和所学生物学知识说服父母,采用同样方式实现了自家大棚的增产增收。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物质运输。图中物质③是 ,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
   作用实现。
(2)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   (填字母)结构。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3%,而适宜植物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6% 0.08%,
因此,在大棚内提高   (填图中序号)的浓度,的确是增产之道。
答案:(1)水 蒸腾 (2)B (3)②
解析:【解答】(1)图中③是水,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呼吸作用的场所是B线粒体。(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②二氧化碳和③水,适当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导致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3)图中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①是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是水。
43.(2017 龙东52)(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然后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
成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
用的原料。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内壁
上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答案:(1)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乙 二氧化碳 (2)蒸腾 气孔
解析:【解答】(1)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甲装置和乙装置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导致装置甲中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乙中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内壁上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4.(2017 邵阳33)(5分)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并记录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如表,并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如图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离灯的距离(厘米) 4 7 10 20 30 40
气泡数目(个/分) 60 60 60 25 10 5
(1)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
(2)实际上,在本实验中的工作条件下,金鱼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H作用,
即   (填“蒸腾”或“呼吸”)作用,但由于H作用的强度比光合作用的
强度要   (填“强”或“弱”),所以此时只检测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1)当H作用的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时,金鱼藻的生理状况对应曲线图的   
(填“E点”或“F点”或“G点”)状态。
(2)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提高
   强度。
答案:(1)氧气 (2)呼吸 弱 (3)G点 (4)光照
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2)金鱼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呼吸作用,但由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比光合作用的强度要弱弱,所以此时只检测到植物的光合作用。(3)呼吸作用的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吸收了,因此没有气泡产生,所以金鱼藻的生理状况对应曲线图的G点状态。(4)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分析】图中E点光照最强,产生的气泡数目最多;G点光照强度最弱,产生的气泡数目是0。 
45.(2017 怀化32)(9分)把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后,分别移入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中,用黑色袋子将A装置罩住,再将A、B两装置移入太阳光下照射3-4小时(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   。
(2)照射3-4小时后观察,A、B两密闭玻璃壁上都有水珠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取A、B两装置中的盆栽植物叶片各一片,用酒精隔水加热,清洗后,滴加几滴碘液观
察,发现B装置中取出的叶片显现蓝色,而A装置叶片颜色无变化,由此可见B装置
的叶片形成了   ,同时也验证了植物光合作用只有在   下才能完成。
(4)设置A、B两装置的目的是   。
(5)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变量是   ,而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是为了保证
   。
(6)在这一实验过程中,B装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来源于   ,
B装置为A、B两装置内的植物呼吸作用提供   。
答案:(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蒸腾作用 (3)淀粉 光 (4)对照
(5)光 变量唯一 (6)装置内植物的呼吸作用 氧气
解析:【解答】(1)将两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因此照射3-4小时后观察,A、B两密闭玻璃壁上都有水珠出现,原因是蒸腾作用散失水分。(3)A装置内没有光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B装置内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由此可见B装置的叶片形成了淀粉,同时也验证了植物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完成。(4)设置A、B两装置的目的是对照。(5)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变量是光,而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变量唯一。(6)在这一实验过程中,B装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来源于装置内植物的呼吸作用;B装置内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B装置为A、B两装置内的植物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分析】(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6.(2017 荆门1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透明的玻璃瓶和绿色植物等组装成如下三个密闭装置,进行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A装置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
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请将其补充完整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2)乙同学选用B和C装置进地对照实验,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实验前将B和C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答案:(1)黑暗 能量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解析:【解答】(1)在白天三大作用都能进行,夜晚由于没有光只所以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要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必须把植物放在黑暗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玻璃容器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B装置中有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C装置中是清水,起对照作用,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47.(2017 遂宁12)(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该小组的同学选择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   。
(2)该小组的豪豪同学特别爱动脑筋,他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收集到如下表数
据: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6 1
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若要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该小组的同学在利用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他们对装置进行了遮光处理,
其目的是避免植物的   对实验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
墨水滴移动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答案:(1)光 (2)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3)光合作用 向右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若该小组的同学选择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唯一的变量是光。(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光源与试管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越多,表明光合作用越强;光源与试管的距离越远,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越少,表明光合作用越弱,因此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若要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被吸收后瓶内气体减少,因此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8.(2017 潜江16)(5分)为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1)剪取天竺葵带有5-7片叶的枝条数枝,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暗处一昼夜,目
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   等有机物,将处理过的天竺葵枝条分别放入
如图所示A、B和C三个实验装置中。
(2)将所有实验装置移到光下照射数小时后:
①用挤压的方式将A、B和C装置中的气体通过排水法分别收集到三个试管中,将燃
烧的细木条分别插入三个试管,能让细木条继续燃烧的是来自   装置
中的气体。
②通过挤压的方式将A装置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验证了   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③从B和C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后,分别滴加碘液,可见从C
装置取出的叶片变蓝,验证了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上述几个实验中的气体主要由叶产生,叶属于   器官。
答案:(1)淀粉 (2)①C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碳 (3)营养
解析:【解答】(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可以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①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只有装置C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②A装置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B和C是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装置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就是使叶片B所处的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实验结果:B滴加碘液不变蓝,C滴加碘液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根、茎、叶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称作生殖器官。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盆栽的银边天竺葵,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B和C是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A和C以光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
49.(2017 南充17)(4分)如图是一盆栽藤本绿色植物局部与相关设施的连接示意图,其中A、B为该植物体上生长状态良好的两片绿色叶片,A位于普通空气之中,B位于双向通气的无色透明玻璃盒内,F1、F2为通气阀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根据下列题设要求,分析回答:
(1)将该装置置于黑喑中,打开阀门F1与F2,开启吸气泵置换掉玻璃盒内原有气体后,同
时关闭F1、F2和吸气泵,10小时后,再次同时打开F1、F2和吸气泵,观察瓶中澄清石
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此变化说明:绿色植物
体通过   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2)若先将该盆植物体置于黑暗中一昼夜,再按图示设置,先开启F1、F2和吸气泵,待玻
璃盒内原有气体置换后,将该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射3﹣4小时(F1、F2和吸气泵始终保
持开启状态),然后取叶片A、B分別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冲洗后观察叶片颜色
变化,其中呈现蓝色的叶片是   ,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比A、B
两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得出该对照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 (2)A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析:【解答】(1)由于在黑暗环境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瓶内会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A与B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A能吸收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变蓝;B因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由此可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分析该兴趣小组的实验装置可知,A与B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
50.(2017 益阳26)(5分)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
“>”连接)。
(4)实验结论:   。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
(二)中标注的   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答案:(1)C (2)叶片的数量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4
解析:【解答】(1)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的数量,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2)该实验中A枝条有叶片,B枝条没有叶片,C没有叶片,因此变量是叶片的数量。(3)A、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片的数量,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原因是A枝条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4)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5)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4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2)图二中1是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气孔。
51.(2017 上海29)(6分)图1中A、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表示蒸腾作用的是[ ]。
(2)要想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需要制作徒手切片:一手拿住叶片,另一手平稳拿住刀片,
连续快速拉动刀片数次,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   的培养皿中。为了观察
时透光效果好,选取最   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3)A、B、C三种生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图2中
的[ ]为气孔。
(4)叶片一般呈绿色,是因为图2中[ ]细胞含有叶绿体。
答案:(1)C B (2)清水 薄 (3)⑤ (4)②
解析:【解答】(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2)徒手制作叶片的横切片,要把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用两个并排的刀片沿横向迅速切割;每切割一次都要在清水中蘸一下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最后用毛笔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3)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成对的保卫细胞,保卫细胞控制⑤气孔的开闭,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4)②叶肉是叶片的主要部分,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2-1-c-n-j-y
【分析】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图2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下表皮、⑤气孔。 
52.(2017 十堰9)(4分)桃子味美,是人们喜爱的水果。甲和乙分别是桃树的叶片、果实示意图,其中A、B、C表示植物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填空:
(1)桃子可食用部分“果肉”的生物学名称叫果皮,由此得出桃树属于   植物。
(2)桃树叶片、果实虽然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但它们在生物结构层次上都属
于   。
(3)果农在种植桃树时要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提高   (填甲图中的字母)的效率。
(4)植物在进行A、B、C三种生理活动时,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答案:(1)被子 (2)器官 (3)B (4)气孔
解析:【解答】(1)桃子的可食用部分叫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桃树属于被子植物。(2)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3)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B光合作用的效率。(4)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体进行A、B、C三种生理活动时,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气孔”。
【分析】甲图中A代表的是蒸腾作用,B代表的是光合作用,C代表的是呼吸作用。乙图中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果实。
53.(2017 随州8)(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该植株上有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现将该植株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   等生理活动。
(至少填两种)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   。(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   。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   区进行对照(填字母)。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   。
(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任答一点)
答案:(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2)A、B、E (3)水 (4)D、B
(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6)合理密植(或延长光照时间等)
解析:【解答】(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2)A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B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E区没有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因此不变蓝的区域是A、B、E。(3)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E区没有水,D区有水,D区和E区形成对照,变量是水。(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可选取D、B区进行对照。(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因此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密植或延长光照时间等。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54.(2017 武汉21)(5分)试一试,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
(1)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降雨多,在炎热的夏天草坪可使周围气温降低,主要原理是植物
能进行   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2)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新疆地区夜晚气温低,降低植物的   
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3)水稻在生长期间,如果大部分叶片被害虫吃光了,就会影响水稻进行   作用,
从而造成大幅减产。
(4)在农场温室大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可在大棚中安装增加   浓度
的仪器(如图)。
(5)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这是为了使植物的
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   的正常进行。
答案:(1)蒸腾 (2)呼吸 (3)光合 (4)二氧化碳 (5)呼吸作用
解析:【解答】(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草坪可使周围气温降低,使大气湿度增大。(2)新疆地区夏天白昼较长温度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强,夜间气温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比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就比较少,所以植物体内的糖分积累的就比较多,吃起来特别甜。(3)水稻叶片被害虫吃光后,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无法制造有机物,因而大幅减产。(4)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5)栽花或种庄稼,经常松土的目的是增加土壤颗粒增加的孔隙,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是为了保证根呼吸作用正常进行。21·cn·jy·com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55.(2017 襄阳9)(6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发现:合理密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应除掉所有的杂草,杂草与玉米之间是  关系。
(2)玉米幼苗长成为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生长、分裂、   分不开。
(3)同学们发现玉米的果穗常有缺料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不足引起的。
(4)叶片表皮上的   (结构)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紧密。(5)合理密植可以保证玉米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   ,又不互相遮挡。
(6)上图为玉米叶肉细胞示意图,箭头表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去向,当该细胞光合
作用强度明显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存在的箭头有   (填序号)。
答案:(1)竞争 (2)分化 (3)传粉 (4)气孔 (5)光照 (6)①②⑤⑥
解析:【解答】(1)杂草与玉米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是竞争关系。(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因此玉米幼苗长成为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3)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因此玉米的果穗常有缺料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4)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紧密。(5)合理密植可以保证玉米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6)当该细胞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主要来自⑤而不是③,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通过⑥吸收而不是通过④排出,因此图中存在的箭头有①②⑤⑥。
【分析】(1)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2)图中,①⑥表示吸收二氧化碳,②⑤表示释放氧气,③⑤表示吸收氧气、④⑥表示释放二氧化碳。
56.(2017 娄底33)(5分)目前,我们娄底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打造园林城市,整体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城区某公园引进了一棵千年古银杏树,经过精心呵护,这棵千年银杏焕发出勃勃生机。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千年古银杏更是弥足珍贵,堪称“活化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银杏移栽后,为了提高细胞活性,使其更好地生长,进行“吊瓶点滴”主要是补充
   。
(2)如果图中所示的植物正处于夏日正午,则它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答全才给分)。
(3)若②代表水蒸气,则它是通过叶片上、下表皮上的   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4)若该图中①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②代表的气体为   。
(5)千年银杏移栽成活后,开始生长,逐渐枝繁叶茂,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答案:(1)无机盐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运输作用、吸收作用 (3)气孔 (4)氧气 (5)多于
解析:【解答】(1)银杏移栽后,为了提高细胞活性,使其更好地生长,进行“吊瓶点滴”主要是补充无机盐。(2)如果图中所示的植物正处于夏日正午,则它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运输作用、吸收作用。(3)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窗口”。若②代表水蒸气,则它是通过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的,此时叶进行蒸腾作用。(4)若该图中①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②代表的气体为氧气,此时叶进行光合作用。(5)千年银杏移栽成活后,开始生长,逐渐枝繁叶茂,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得以积累。
【分析】(1)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有机物的过程。(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3)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4)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窗口”。
57.(2017 衡阳31)(8分)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a.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c.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
火星的木条检测。
d.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e.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步骤是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它来自于A叶片的   
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3)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   。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
聚而成的。
(5)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您为衡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
策,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  。
答案:(1)光照 (2)氧气 光合 碳-氧 (3)变浑浊 (4)蒸腾 (5)积极植树造林 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21*cnjy*com
解析:【解答】(1)A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套住,B叶片用黑色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若步骤是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它来自于A叶片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变浑浊。(4)“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5)为衡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58.(2017 郴州52)(5分)根据所学的植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能不断通过根吸收水分并且运输到其它器官,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农业生产上提倡合理密植农作物,主要是可以充分利用   能,促进农作物的
   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4)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护绿和低碳上应该做些
什么?   (至少写一条措施)。
答案:(1)蒸腾 (2)光 光合 (3)气孔 (4)植树造林、使用新型能源
解析:【解答】(1)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2)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3)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4)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绿色植物,应该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用新型能源等。
【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2)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间作套种、合理密植。(3)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4)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年全国38地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58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97分;共137分。考试时间为140分钟。【出处:21教育名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1.(2017 齐齐哈尔16)下列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玉米 B.肾蕨 C.海带 D.葫芦藓
2.(2017 怀化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绿如蓝主要是什么植物大
量繁殖造成的?(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2017 邵阳5)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满江红 B.水绵 C.海带 D.紫菜
4.(2017 龙东11)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5.(2017 郴州31)某地修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这里生长的绿茸茸的植物不见
了,这些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6.(2017 保定5)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
境,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那么该植物与下列哪
种植物同属一类(  )
7.(2017 兰州11)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没有种子
C.都没有输导组织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8.(2017 上海11)下列属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水中生活 B.没有输导组织 C.不能产生种子 D.有根、茎、叶的分化
9.(2017 遵义20)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
一特征不包括(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有根、茎、叶的分化
10.(2017 娄底6)植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排序正确的是
(  )
A.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C.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种子植物
11.(2017 衡阳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12.(2017 邵阳6)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  )
A.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果皮较薄
C.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D.体内有输导组织
13.(2017 孝感9)如图表示四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四个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B 泌尿系统 肾脏 膀胱 肾单位
C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D 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A.A B.B C.C D.D
14.(2017 武汉7)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 D.被子植物一般能开花结果
15.(2017 玉林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
A.生长环境不同 B.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C.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不同 D.分布的范围不同
16.(2017 龙东7)松、竹和梅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17.(2017 黄冈3)下列关于动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蕨类植物植株矮小,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油松种子是裸露着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油松属于裸子植物
C.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D.鸟和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18.(2017 贵港19)下列四种植物中,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是(  )
A.海带 B.葫芦藓 C.银杏 D.龙眼
19.(2017 潜江7)以下有关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事实和观点,错误的是(  )
A.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仍能形成水循环
B.气孔是水、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的门户
C.移栽过程中修剪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为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动力
20.(2017 德阳4)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21.(2017 龙东8)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在植物体内却是水往高处
流,那么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22.(2017 衡阳2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
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23.(2017 玉林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
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
24.(2017 齐齐哈尔1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
变成蓝色,说明了光合作用产生了(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5.(2017 白银2)白银市靖远县沙地丰富,日光充足,盛产西瓜。下列生产措施中,不利
于提高西瓜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科学灌溉 C.人工授粉 D.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
26.(2017 德阳5)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
植物体各处
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
要原因是水分不足
27.(2017 遵义3)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
作用的是(  )
A.二氧化碳+水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8.(2017 齐齐哈尔11)下面能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式子是(  )
A.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C.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水→二氧化碳+能量
D.氧气+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二氧化碳
29.(2017 潜江6)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
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下列结论错
误的是(  )
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中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
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D.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
30.(2017 贵港4)如图所示,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
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氧气 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31.(2017 遵义4)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表述正确的是(  )
A.检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检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C.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32.(2017 怀化28)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33.(2017 玉林6)呼吸作用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
A.无机盐和水 B.水和淀粉 C.氧气和淀粉 D.二氧化碳和水
34.(2017 兰州5)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细胞分裂
35.(2017 齐齐哈尔19)有的同学经常在草坪上行走,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其主
要原因是(  )
A.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B.缺少无机盐,影响草的生长
C.气孔关闭,影响草的蒸腾作用 D.缺少水,影响草的光合作用
36.(2017 玉林4)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7.(2017 荆门7)图中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与光合作用相比,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B.M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白天引起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D.一昼夜内该植株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是N点对应的时间
38.(2017 龙东3)我们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39.(2017 邵阳8)表中,农业生产活动与其目的不相符的一项是(  )
农业生产活动 目的
A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降低蒸腾作用
B 播种前松土 抑制种子的呼吸
C 初春播种后覆盖地膜 提高土壤温度
D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促进光合作用
A.A B.B C.C D.D
40.(2017 郴州11)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瓜果更甜的原因,是夜晚温度低降低了(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细菌的分解作用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二氧化碳的浓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7分)
41.(2017 贵港22)(7分)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按先后顺序补充中间三个步骤:①→   →   →   →③(在箭头
之间填标号)。
(2)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   ,目的是检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步骤⑤能使绿叶中的   溶解到酒精里。
(4)实验结果如③所示,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证明 是光合作用
的产物,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42.(2017 保定17)(4分)在一次旅游采摘时,赵颖同学发现塑料大棚中挂着一些吊袋式二氧化碳发生剂,后经查阅资料得知,该措施可增产两到三成,且成本较低。她利用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和所学生物学知识说服父母,采用同样方式实现了自家大棚的增产增收。请据图回答问题:21教育网
(1)植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物质运输。图中物质③是 ,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
   作用实现。
(2)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   (填字母)结构。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3%,而适宜植物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06% 0.08%,
因此,在大棚内提高   (填图中序号)的浓度,的确是增产之道。
43.(2017 龙东52)(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然后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
成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
用的原料。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内壁
上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44.(2017 邵阳33)(5分)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并记录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如表,并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如图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试管离灯的距离(厘米) 4 7 10 20 30 40
气泡数目(个/分) 60 60 60 25 10 5
(1)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
(2)实际上,在本实验中的工作条件下,金鱼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H作用,
即   (填“蒸腾”或“呼吸”)作用,但由于H作用的强度比光合作用的
强度要   (填“强”或“弱”),所以此时只检测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1)当H作用的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相等时,金鱼藻的生理状况对应曲线图的   
(填“E点”或“F点”或“G点”)状态。
(2)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提高
   强度。
45.(2017 怀化32)(9分)把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后,分别移入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中,用黑色袋子将A装置罩住,再将A、B两装置移入太阳光下照射3-4小时(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1)两盆植物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   。
(2)照射3-4小时后观察,A、B两密闭玻璃壁上都有水珠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取A、B两装置中的盆栽植物叶片各一片,用酒精隔水加热,清洗后,滴加几滴碘液观
察,发现B装置中取出的叶片显现蓝色,而A装置叶片颜色无变化,由此可见B装置
的叶片形成了   ,同时也验证了植物光合作用只有在   下才能完成。
(4)设置A、B两装置的目的是   。
(5)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变量是   ,而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是为了保证
   。
(6)在这一实验过程中,B装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来源于   ,
B装置为A、B两装置内的植物呼吸作用提供   。
46.(2017 荆门1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透明的玻璃瓶和绿色植物等组装成如下三个密闭装置,进行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甲同学用A装置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
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请将其补充完整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2)乙同学选用B和C装置进地对照实验,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实验前将B和C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47.(2017 遂宁12)(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若该小组的同学选择甲、乙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   。
(2)该小组的豪豪同学特别爱动脑筋,他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收集到如下表数
据: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6 1
由此你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若要提高大棚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1·世纪*教育网
(3)该小组的同学在利用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他们对装置进行了遮光处理,
其目的是避免植物的   对实验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
墨水滴移动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48.(2017 潜江16)(5分)为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1)剪取天竺葵带有5-7片叶的枝条数枝,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暗处一昼夜,目
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   等有机物,将处理过的天竺葵枝条分别放入
如图所示A、B和C三个实验装置中。
(2)将所有实验装置移到光下照射数小时后:
①用挤压的方式将A、B和C装置中的气体通过排水法分别收集到三个试管中,将燃
烧的细木条分别插入三个试管,能让细木条继续燃烧的是来自   装置
中的气体。
②通过挤压的方式将A装置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验证了   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③从B和C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后,分别滴加碘液,可见从C
装置取出的叶片变蓝,验证了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上述几个实验中的气体主要由叶产生,叶属于   器官。
49.(2017 南充17)(4分)如图是一盆栽藤本绿色植物局部与相关设施的连接示意图,其中A、B为该植物体上生长状态良好的两片绿色叶片,A位于普通空气之中,B位于双向通气的无色透明玻璃盒内,F1、F2为通气阀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根据下列题设要求,分析回答:www-2-1-cnjy-com
(1)将该装置置于黑喑中,打开阀门F1与F2,开启吸气泵置换掉玻璃盒内原有气体后,同
时关闭F1、F2和吸气泵,10小时后,再次同时打开F1、F2和吸气泵,观察瓶中澄清石
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此变化说明:绿色植物
体通过   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2)若先将该盆植物体置于黑暗中一昼夜,再按图示设置,先开启F1、F2和吸气泵,待玻
璃盒内原有气体置换后,将该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射3﹣4小时(F1、F2和吸气泵始终保
持开启状态),然后取叶片A、B分別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冲洗后观察叶片颜色
变化,其中呈现蓝色的叶片是   ,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比A、B
两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得出该对照实验的结论是:   。
50.(2017 益阳26)(5分)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
“>”连接)。
(4)实验结论:   。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
(二)中标注的   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51.(2017 上海29)(6分)图1中A、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回答:2-1-c-n-j-y
(1)图1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表示蒸腾作用的是[ ]。
(2)要想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需要制作徒手切片:一手拿住叶片,另一手平稳拿住刀片,
连续快速拉动刀片数次,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   的培养皿中。为了观察
时透光效果好,选取最   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3)A、B、C三种生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图2中
的[ ]为气孔。
(4)叶片一般呈绿色,是因为图2中[ ]细胞含有叶绿体。
52.(2017 十堰9)(4分)桃子味美,是人们喜爱的水果。甲和乙分别是桃树的叶片、果实示意图,其中A、B、C表示植物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填空:21*cnjy*com
(1)桃子可食用部分“果肉”的生物学名称叫果皮,由此得出桃树属于   植物。
(2)桃树叶片、果实虽然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但它们在生物结构层次上都属
于   。
(3)果农在种植桃树时要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提高   (填甲图中的字母)的效率。
(4)植物在进行A、B、C三种生理活动时,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53.(2017 随州8)(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该植株上有白斑叶片(1片叶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现将该植株进行如下处理: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C点处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在阳光下,该植株可同时进行   等生理活动。
(至少填两种)
(2)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   。(填字母)
(3)D区和E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   。
(4)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   区进行对照(填字母)。
(5)若设置A区和D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   。
(6)由B区的情况联想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任答一点)
54.(2017 武汉21)(5分)试一试,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来源:21cnj*y.co*m】
(1)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降雨多,在炎热的夏天草坪可使周围气温降低,主要原理是植物
能进行   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2)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新疆地区夜晚气温低,降低植物的   
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3)水稻在生长期间,如果大部分叶片被害虫吃光了,就会影响水稻进行   作用,
从而造成大幅减产。
(4)在农场温室大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可在大棚中安装增加   浓度
的仪器(如图)。
(5)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这是为了使植物的
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   的正常进行。
55.(2017 襄阳9)(6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发现:合理密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应除掉所有的杂草,杂草与玉米之间是  关系。
(2)玉米幼苗长成为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生长、分裂、   分不开。
(3)同学们发现玉米的果穗常有缺料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不足引起的。
(4)叶片表皮上的   (结构)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紧密。(5)合理密植可以保证玉米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   ,又不互相遮挡。
(6)上图为玉米叶肉细胞示意图,箭头表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去向,当该细胞光合
作用强度明显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存在的箭头有   (填序号)。
56.(2017 娄底33)(5分)目前,我们娄底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打造园林城市,整体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城区某公园引进了一棵千年古银杏树,经过精心呵护,这棵千年银杏焕发出勃勃生机。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千年古银杏更是弥足珍贵,堪称“活化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1)银杏移栽后,为了提高细胞活性,使其更好地生长,进行“吊瓶点滴”主要是补充
   。
(2)如果图中所示的植物正处于夏日正午,则它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答全才给分)。
(3)若②代表水蒸气,则它是通过叶片上、下表皮上的   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4)若该图中①代表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②代表的气体为   。
(5)千年银杏移栽成活后,开始生长,逐渐枝繁叶茂,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57.(2017 衡阳31)(8分)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a.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c.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
火星的木条检测。
d.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e.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步骤是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它来自于A叶片的   
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3)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   。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
聚而成的。
(5)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您为衡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
策,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  。
58.(2017 郴州52)(5分)根据所学的植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能不断通过根吸收水分并且运输到其它器官,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农业生产上提倡合理密植农作物,主要是可以充分利用   能,促进农作物的
   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4)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护绿和低碳上应该做些
什么?   (至少写一条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