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复习(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3-18 00: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气味 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大脑嗅觉味觉的形成溶解在唾液中
的化学物质舌上的味
觉细胞味神经大脑味觉视觉的形成 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听觉的形成声波耳蜗听神经大脑听觉嗅觉的特点1. 适应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2. 差异性不同动物不同年龄不同气味耳的结构味蕾

构造 味觉
感觉区
苦咸酸甜眼球的结构⑴ 近点:晶状体最凸时,能看到的最近的点。
⑵ 远点:晶状体最扁平时,能看到的最远的点
⑶ 盲点:视神经穿出眼球处的视网膜无感光细胞,该点称为盲点。人类视觉上的限制⑴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⑵ 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 光的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日、月食的形成、影的形成、
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红


绿


紫光的反射 ⑴ 光的反射现象的例证:
平面镜成像、平静水面
呈现岸边景物的倒影、潜望
镜等。 ⑵ 光的反射定律: (“一点二角三线”)①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
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的两侧。
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①由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
②过入射点作出反射面的法线。
③由法线和入射线确定反射光线所 在平面。
④根据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光线的确切方向,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反射定律
画光路图的一般步骤为: 注意:
①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光线与
法线的夹角。
②在画光路图时,光线要画箭
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法
线是人为假想而实际不存在
的一条辅助线,作图时用不
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它。 ⑶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是可逆的。发生镜面反射
或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
定律。漫反射镜面反射 说明:
⑴电影银幕用粗糙白布的原因。
⑵黑板为什么会反光?
采取什么方法可以不反光?光的折射⑴ 光的折射现象的例证:
水中的筷子变弯、池水看
起来比实际的浅、凸透镜成像
等。⑵ 光的折射定律: ⑶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一点二角三线”)①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两侧。
③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完成光路图:错对实像和虚像
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虚像不能用屏幕显映,只能用眼睛观察。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成像知识 平面镜成像特点⑴ 像的性质:虚像;
⑵ 像的大小:与原物体等大;
⑶ 像的位置:像与物在镜面
的两侧,它们到镜面距离
相等;
⑷ 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倒立倒立正立缩小放大放大实像虚像实像f2f像与物同侧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大倒立实像v=2f凸透镜———会聚透镜
凹透镜———发散透镜通过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u>2f 像、物异侧 f< v <2f 缩小倒立实像 在胶片上感光f像、物异侧
v>2f 放大倒立实像 在屏幕上成像u用相应的凹透镜矫正看图思考:1.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矫正?2.远视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矫正?近视和远视1、你认为下列用来存储信息的是 ( )
A、电话 B、收音机
C、电视机 D、光盘2、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则你认为其镜
头结构是 ( )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3、人在池塘行走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
中的鱼,这时鱼是接受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DCD5、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
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
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
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
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不把遥控器对着
电视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性B4、“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
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6、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虽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橘园
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
叹:“真香啊!”在橘园,他似乎看到的是镶嵌在绿叶
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
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的不错。
(1)小明动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说一说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
————————————————————————————————
———————————————————————————————
(3)当小明在橘园里呆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橘香味”了,这是为什么?———————————————————————皮肤、鼻、眼、舌因为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嗅觉橘香味7、下表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一些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你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温度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估计空气温度为4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
为————米/秒。
(3)20℃时,某人站在一座山崖前大喊一声,经过3秒后听到自己的声音,则此人和山崖的距离有多大?温度每升高10℃声音传播速度增加6米354解:s = vt = 342米/秒×3/2 秒=513米答: 此人和山崖的距离为513米。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如何判断下列各种物质
(1)酒精和自来水 (2)热水和冷水 、(3)红灯和绿灯 (3)糖和盐 、
2.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
A.人的目光 B.月光 C.篝火 D.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3.我们能从各种不同的方向看到公园里的花,这是由于光在花表面 ( )
A.发生漫反射 B.发生镜面反射 C.被吸收 D.被发光
4.下列不能用来直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月食和日食 B.镜子成像 C.小孔成像 D.影子的形成
5.古人云: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这是由于大脑 中枢疲劳的缘故
6.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 ( )
A、20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
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上
闻气味用手感觉用眼观察用嘴品尝CAB嗅觉B7.有经验的人买西瓜时,用食指弹一弹西瓜,听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西瓜的生熟。这种做法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距离不同
8.小明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他把眼睛闭上了,但仍然能感觉到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 ( )
A.中耳 B.鼓膜 C.外耳 D.内耳
9.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的结构名称它是 ,在眼睛中起保护作用
(2).图中B的名称是 ,当我们
上午看完电影从影院里出来时它的直径
将变 ,而它是通过图中结构C调节
它的结构名称是 。
CD巩膜瞳孔小虹膜10.光在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传播的
速度______(填“大”或“小”),其在介质表面反射时,
因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______介质中,故其传播速
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所
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 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
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它们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12.人逐渐向平面镜走来,他的像将: (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大小不变  D.无法判断
13.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 ) ( )
A、声音 → 耳廓 → 听小骨 → 鼓膜 → 耳蜗 → 听神经
B、声音 → 耳廓 → 耳蜗 → 听小骨 → 鼓膜 → 听神经
C、声音 → 耳廓 → 鼓膜 → 耳蜗 → 听小骨 → 听神经
D、声音 → 耳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 听神经
小不同不相等反射正立等大的虚像相等垂直相等CD14. 在暗房里通常只开一盏红色灯,那么看墙壁呈_______
色,绿色衣服呈_____色
15.一条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它的反射角为( )
A.30°??? ? B.60° C.90°?? ?? D.120°
16.小明的爷爷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在看报纸时字变得模糊不清,
而看远处的物体与以前一样清楚。小明对爷爷的眼睛所产生的
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1)A结构的名称为 。
(2)小明的爷爷已患 (填“远视”或“近视”)。
(3)若要使小明的爷爷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应购买由
(填编号)玻璃片制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 红黑A晶状体远视D会聚 10.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A.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B.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
其 是不同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C.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
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
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
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直线传播音色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