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的组成和利用(浙江省宁波市)

文档属性

名称 1.土壤的组成和利用(浙江省宁波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3-19 11:59:00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东北黑土地
黑钙土
大豆种植
水稻种植
红壤土
种植果木
沙漠
胡杨木
土壤圈
土壤圈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之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
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肥力是指土壤供给植物生物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
土壤圈是指岩石圈最外面一层疏松的部分,其表面或里面有生物栖息。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
探究:土壤中有什么?
猜想:
各种生物
有机物
空气
水分
无机物
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土壤中含有以上物质吗
生物成分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小型动物:鼠类、蚯蚓、蚂蚁等。
微型动物:线虫等
低等植物:苔藓类,藻类、地衣等。
真菌、细菌
用显微镜和放大镜
设计:
取相同体积的土块和铁块放入烧杯,用量筒往里加水, 分别记下刚好浸没它们时所加的水量.
土壤中有空气
土壤
铁块
猜想1:
讨论:
该实验应控制哪些相同的实验条件 (控制变量)
1.土块和铁块的体积和形状必须相同
2.盛放土壤和铁块的2只烧杯,其形状、大小是一样的
实验1:
土壤
果冻
现象:
加入土壤中水量大于加入铁块中的水量
提问:
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土壤是疏松的,而铁块是几乎没有间隙的固体, 水能向土壤内部渗透, 但不能向铁块内部渗透.
土壤中含有水
现 象:
结 论:
加热土壤后,试管壁上出现水珠
猜想2:
土壤中有水
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矿物质)
1.将烧过后的土壤溶于水
2.经过滤得到澄清的土壤
浸出液
3.再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蒸
发结晶。
猜想3:
溶液蒸发后,蒸发皿中有白色小颗粒的固体物质析出
土壤中含有矿物质
现象:
结论:
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将泥土放在铁丝网上直接灼烧
现 象:
能闻到焦味
土壤的颜色变黑
用天平称量质量减少
说明:
土壤中含有有机物(腐殖质)。
猜想4:
从生活中体验知识: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2.农民在处理庄稼里的落叶的时候,并没有把落叶彻底清理,将部分落叶倾倒在土壤中,这是什么原因呢?
腐殖质
死亡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表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转化为黑色的腐泥状物质,附着在矿物质颗粒表面———称为腐殖质
讨论:
土壤中有腐殖质的来源和作用?
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
为植物提供养分,增
强土壤肥力。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
的生物体。
来源:
作用:
有机物(包括生物排泄物,生物遗体)
探究结果:
土壤中含有的非生命物质有
空气:
水:
腐殖质:
矿物质:
状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作用
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
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
提供养料
固定植物根系,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土壤的组成(体积比)
水分(液相) 25%
空气(气相) 25%
腐殖质(固相)12%
矿物质(固相)38%
水和空气存在于土壤固体颗粒之间的隙间。
固体和间隙的体积各占一半。
矿物质的质量占所有固体物质的95%左右,由岩石的风化形成,是养分的最初提供者
在土壤的固体物质中,矿物质无论体积还是质量的占有量都是最大的。
思考:土壤固体之间有许多空隙,这些空隙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1、有利于空气的流动。
2、有利于矿物质的流动。
3、有利于水的流动。
矿物质 :
它们是土壤中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颗粒物。
它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矿物质颗粒的多少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把颗粒直径大于1mm的颗粒称为砾石;
把直径0.05—1mm的颗粒称为砂粒;
把直径0.001—0.05mm的颗粒称为粉砂粒;
把直径小于0.001mm的颗粒称为粘粒。
根据它们的不同比例,再划分出土壤的质地类型。
砂土:砂粒的含量大于50%,粘粒的含量小于30%。
壤土:砂粒的含量小于50%,粘粒的含量小于30%。
粘土:粘粒的含量大于30%。
  砂土     壤土     粘土
砂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砂土,压下去破碎
砂粒、粘粒适中的土壤称为壤土,压下去裂开
粘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粘土,压下去不会碎裂,可随意改变形状,类似橡皮泥.
思考:固体颗粒在水中的自由沉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土壤的常用判别方法:
沉降法
颗粒越 ,下沉越 因而沉积的颗
粒有明显的 现象。


分层
固体颗粒在水中的自由沉降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
土壤颗粒在水中的自由沉降法来证明

固体颗粒在水中的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
(填快、较快、慢)


较快



砂土
壤土
粘土
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含水和空气最多?
类别 土壤空隙 空气与水的含量
砂土
壤土
粘土
矿物质颗粒空隙大,含空气和水多.


适中
适中


砂土类土壤:较疏松通气性好,透水
性强,有不易粘结的优点。
粘土类土壤:通气通水差,保水保肥 能力强。
壤土类土壤:通水通气,保水保肥性 较强。
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
岩石    矿物质        
             土壤
生物    腐殖质
风化
分解
    1     2     3     4
1.岩石开始风化
2.岩石进一步风化,有最低等生物出现
3.形成原始土壤,有苔藓类植物出现
4.出现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终形成
腐殖质的形成
死亡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表层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解,转化为黑色的腐泥状物质,粘附在矿物质颗粒的表面,我们称它为腐殖质.
这些腐殖质能逐渐转化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腐殖质越多越厚,土壤越肥沃,植物生长越繁茂.
思考:比较土壤肥沃程度还有哪些简易的方法?
①蚯蚓数量的多少
②同种植物哪个生长更加茂盛
③团粒结构的土壤肥沃,不成团粒的缺乏腐殖质。
1利用土壤应符合自然生态规律。
2保护每一处耕地——基本国策。
三:土壤的多种利用
课堂练习
(1) 土壤是由___,____,_____
和____等不同物质混合构成的,土壤中还有大量
的生物.
(2)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_____形成的.
(3)含砂粒较多的土壤称为___,粘土较多的土壤
称为___,砂粒,粘土比例适中的土壤称为____.
(4)土壤是经过漫长的____和_____过程
才逐渐形成的.
(5)腐殖质是死亡的______在土壤表层中经
过一系列复杂的___,转化为黑色的腐泥状物质,粘
附在_____的表面形成的.
空气

矿物质
腐殖质
岩石风化
砂土
粘土
壤土
岩石风化
生物积累
动植物残体
分解
矿物质
1、土壤颗粒按直径由小到大可分为( )
A粉砂粒、砂粒、黏粒 B黏粒、粉砂粒、砂粒
C砂粒、粉砂粒、黏粒 D砂粒、黏粒、粉砂粒
2、既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以上三种都可以
3、沙漠在三类土壤中应属于(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都不是
B
C
A
4、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粘地
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
5、钱塘江底沉积河泥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 (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
C壤土类 D三类都不是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