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 .玄奘B .鉴真C .忽必烈D .郑和
2、如果开展一次以“古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交流”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可纳入的重要史实有()
①马可 波罗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3、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 .《史记》B .《资治通鉴》C .《西游记》D .《大唐西域记》
4、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A .玄奘西行B .鉴真东渡C .遣唐使来华D .文成公主入藏
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6、“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求真的精神。鉴真的目的地“东瀛”是()
A .日本B .朝鲜C .印度D .越南
7、 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其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历史上,他曾()
A .西游天竺B .东渡日本C .出使西域D .七下西洋
8、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B .中外交往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
9、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他们取回的“经”最有可能是()
A .《圣经》B .《古兰经》C .佛教经典D .《道德经》
10、某班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交往活动,下列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的一幕是()
A .日本遣唐使觐见皇帝B .鉴真在唐昭提寺讲经C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D .玄奘回国后和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11、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 出重大的贡献的是()
A .玄奘B .郑和C .鉴真D .遣唐使
12、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外交关系B .援助中国C .征服中国D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13、材料分析题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材料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用史实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两项)
材料二中所说人物是指谁?他有何贡献?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叫什么?他们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3)唐朝时游学天竺的高僧是谁?
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对今天有何借鉴?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D D A A A B C C A D
材料分析题
13、(1)汉朝、唐朝
共同作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史实说明:玄奘西行印度、鉴真东渡日本、日本的遣唐使
(3)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4、(1)遣唐使;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 鉴真
(3) 玄奘
(4)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应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多与别国沟通交流,多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