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21《古诗词三首》课件+朗读动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21《古诗词三首》课件+朗读动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3 16:23:01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激趣导入乡村,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
客,陶醉在乡村迷人的世界里,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词! 翁卷,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被称为“永嘉四灵”,著有《四岩集》。初读感知知作者初读感知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读诗句 翁卷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这首诗是作者到大自然中,到乡村去了解农民农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初读感知写作背景精读感悟 诗题告诉我们作者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解诗题明诗意山冈和原野。 
河流。 
杜鹃鸟。 
细雨蒙蒙,远看如烟雾。精读感悟山原: 
川: 
子规: 
雨如烟:明诗意无事可做的人。 
插秧。 
刚收了蚕丝。 
完结。精读感悟闲人: 
插田: 
才了蚕桑: 
了:明诗意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精读感悟明诗意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精读感悟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什么?精读感悟悟诗情 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乡村四月的景物;后两句写人。 前两句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江南特有的景物?读完你有何感受?精读感悟 这两句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精读感悟 这两句描写了乡村四月家家户户忙碌的场面,形象地再现了农家劳动极其辛苦、紧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赞美之意。 学完本课,让我们了解了江南初夏的旖旎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精读感悟回忆学习古诗词方法:精读感悟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读诗句zhòu昼夜yún耘田jì绩麻绩昼耘初读感知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初读感知知作者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忧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晚年所作《田园四时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较为突出,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初读感知写作背景精读感悟 时:季节。四时:四季。田园: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
“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解诗题明诗意白天。
除草。
在田里除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都担负起一定
的家庭责任。精读感悟昼:
耘:
耘田:
绩麻:
各当家:明诗意不懂。
参加。
耕田织布。
靠近。
桑树下。精读感悟未解:
供:
耕织:
傍:
桑阴:明诗意 夏忙时,农民们早晨出去在田里除草,晚上还得在灯下搓麻线。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工作,男耕女织都是行家。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精读感悟明诗意 孩童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麻,却同样在靠近桑树旁的田里忙着学种瓜呢!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精读感悟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前两句,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精读感悟悟诗情 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精读感悟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此时,你想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你们真辛苦、真勤劳、各有各的本事……精读感悟 后两句的诗句描述了孩子们在干什么? 模仿大人样子,学着种瓜。 从一个“学”字,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勤劳、可爱。 诗歌中描写的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精读感悟初读感知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读诗句sài西塞山lù白鹭lì箬笠笠塞鹭suō蓑衣初读感知 张志和,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初读感知知作者 作者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他所创造的这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正是西塞山边的景色。 初读感知写作背景精读感悟 “渔歌子”为词牌名。字面意思为古人打渔时喜欢咏的歌词。词牌本身与词的内容无关,只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解诗题明诗意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不想。
回去,回家。精读感悟西塞山:
鳜鱼:
箬笠:
不须:
归:明诗意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精读感悟明诗意 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静静垂钓,不想回家。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精读感悟导 入 新 课精读感悟悟诗情哪些景物?白
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导 入 新 课精读感悟悟诗情哪些色彩?白鹭青箬笠绿蓑衣 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的心情怎么样啊?你有什么想说的?精读感悟 面对这么宁静而美好的景色,我一定非常安逸地欣赏着这眼前的景色,感悟大自然的魅力。 学完本课,不仅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还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渔夫捕鱼的令人神往的情景。从作者简短的文字里体会到了用词的巧妙。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精读感悟 课堂总结这三首诗词让我们领略了乡村是一幅美丽的画,是一个安放心灵的家,田园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支歌,田园的美让我们留恋。精读感悟课堂练习宋 人们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中描写了江南美丽的( )和勤劳的( )。翁卷风景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范成大,( )诗人,是( )之一。作者展现了农家夏忙时( )场面。宋代热烈的劳动南宋四大家课堂练习3.《渔歌子》一词,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其中词中出现的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白、青、绿课堂练习 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2.积累其它描写乡村的古诗词。作业布置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山原、川、子规、雨
四时田园杂兴:昼耕田、夜绩麻、学种瓜
渔歌子: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