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版八下第4课《灯笼》(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部编版八下第4课《灯笼》(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01 13:09:41

内容文字预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课题 灯笼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下
学习目标 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散文特色;品味本文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 3、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重点 1、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散文特色;2、品味本文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
难点 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BC%A0%E7%81%AF%E7%BB%93%E5%BD%A9"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1%AF%E7%AC%BC / _blank )、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9%9A%E4%B8%8A"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1%AF%E7%AC%BC / _blank ),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BA%AA%E5%BF%B5 / 8519601"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1%AF%E7%AC%BC / _blank )这个日子。这是关于打灯笼的一个传说,灯笼作为一个传统工艺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著名作家吴伯箫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灯笼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听故事 增强学生兴趣
知识链接 灯笼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慢慢拥有了喜庆、圆满、幸福、兴旺等多种文化内含。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刺缝等工艺。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 了解灯笼知识 了解灯笼知识,有助于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作者名片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 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
合作学习 先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1、默读课文,圈记生字词语。2、作者为什么以灯笼为题?3、作者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成果汇报 积累字词注音斡旋(wò) 怅惘(chàng wǎng) 点缀(zhuì) 溺炕(nì)神龛(kān) 皎洁(jiǎo) 官衔(xián) 锵然(qiāng)燎原(liáo) 悯(mǐn) 犬吠(feì)2、解释下列词语:斡旋:调停,调解。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金吾不禁: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熙熙然: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二、作者为什么以灯笼为题?“灯笼”是本文的线索,作者通过描写与灯笼有关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三、作者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挑灯笼,迎回祖父挑灯笼,上下灯学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元宵节看灯族姊家衰败纱灯上描红由宫灯联想汉献帝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汇报学习成果 检查学生学习成果,锻炼表达能力。了解文章线索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
整体把握 根据自学成果,整理全文思路:一、(1、2)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二、(3—12)通过对灯笼的回忆、联想,表现浓浓的家国情怀。1、(3—5)追述旧事,表现亲情。2、(6—7)展示家乡淳朴乡情和民俗风貌。3、(8—10)感受岁月沧桑、朝代更替。4、(11—12)情感升华,家国情怀。 整理思路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细读揣摩 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感激之情。(2)灯笼承载着许多乡情、民俗、传统文化,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朝代的更替,表达岁月沧桑的感慨。 (5)引发作者联想爱国名将,激发爱国热情。第一段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说说这样写的作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1.有行好的意思。2. 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第④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这是“我”慈母口中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强调了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研讨作者情感思考,表达 了解作者对灯笼的独特情感
主旨探究 结合写作背景,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观点态度?“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包括作者。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让作者十分愤慨。他此时的散文,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灯笼》就是其一。作者热烈歌颂古代将军的英勇气概,表现希望自己能够上前线,杀日寇,保家园的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战,共御外敌,表现出与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思考,表达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特色品评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1、联想丰富。由灯笼想到祖父、母亲等亲人;想到乡情民俗;想到灯笼记录、传承家族历史;想到古代名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2、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如村头挂红灯,元宵节看灯,11段的将军挑灯看剑等。3、描绘朴实动人。如第3段“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写出农村的淳朴生活。 品评文章特色 引导学生品评文章特色,任学生自由品评,再老师作总结。
课堂小结 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及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上前线,杀日寇、保家园的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战,共御外敌,表现出与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用自己的方式总结文章 总结提升
作业布置 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排比,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请你也运用排比,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 仿句 训练写作能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灯笼
人教版 八年级下
导入新知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这是关于打灯笼的一个传说,灯笼作为一个传统工艺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著名作家吴伯箫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灯笼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导入新知
学习目标
1、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散文特色;
2、品味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
3、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了解作者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
知识链接
灯笼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慢慢拥有了喜庆、圆满、幸福、兴旺等多种文化内含。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刺缝等工艺。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
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
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
花鸟、龙凤、鱼虫等等。
合作学习
先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
1、默读课文,圈记生字词语。
2、作者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3、作者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
成果汇报

chàng wǎng
zhuì
kān
斡旋 怅惘 点缀 溺炕
神龛 皎洁 官衔 锵然
燎原 悯 犬吠
jiǎo
xián
liáo
mǐn

qiāng
feì
成果汇报
解释下列词语:
斡旋:
掌故:
怅惘:
人情世故:
金吾不禁:
熙熙然:
调停,调解。
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
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成果汇报
作者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灯笼”是本文的线索,作者通过描写与灯笼有关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成果汇报
作者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
挑灯笼,迎回祖父
挑灯笼,上下灯学
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
元宵节看灯
族姊家衰败
纱灯上描红
由宫灯联想汉献帝
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整体把握
根据自学成果,整理全文思路:
一、(1、2)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二、(3—12)通过对灯笼的回忆、联想,表现浓浓的家国情怀。
1、(3—5)追述旧事,表现亲情。
2、(6—7)展示家乡淳朴乡情和民俗风貌。
3、(8—10)感受岁月沧桑、朝代更替。
4、(11—12)情感升华,家国情怀。
细读揣摩
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感激之情。
(2)灯笼承载着许多乡情、民俗、传统文化,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朝代的更替,表达岁月沧桑的感慨。
(5)引发作者联想爱国名将,激发爱国热情。
第一段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细读揣摩
1.有行好的意思。
2. 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细读揣摩
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这是“我”慈母口中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强调了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细读揣摩
第④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主旨探究
结合写作背景,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歌颂古代将军的英勇气概,表现希望自己能够上前线,杀日寇,保家园的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战,共御外敌,表现出与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包括作者。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让作者十分愤慨。他此时的散文,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灯笼》就是其一。
特色品评
1、联想丰富。由灯笼想到祖父、母亲等
亲人;想到乡情民俗;想到灯笼记录、传
承家族历史;想到古代名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2、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如村头挂红灯,元宵节看灯,11段的将军挑灯看剑等。
3、描绘朴实动人。如第3段“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写出农村的淳朴生活。
课堂小结
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及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上前线,杀日寇、保家园的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同
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
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
团结抗战,共御外敌,表现出与时
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作业布置
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排比,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请你也运用排比,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