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精品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精品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2-28 09:07:2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年秋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唐太宗与唐玄宗有关用人史实的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决心。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目标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
重点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难点 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比较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列表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位皇帝的治国策略分别是什么?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看图片,师提问:唐朝时期,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叫唐人街,而不叫其它名字,这说明什么?师讲授:说明唐朝比其它任何朝代都有名,名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外,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力的朝代,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尤其在它的前期,由于统治阶级吸取隋亡的经验和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使唐成为当时世界上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先进国家。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繁盛的前期,第2课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二、阅读教材6-10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1、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列表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位皇帝的治国策略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相似之处?3、什么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三、学习新课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找出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第一篇章 开创盛世师:唐政权建立后,只占据关中一隅,全国称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帝的还有数十家,重新统一,要进行激烈的战争。到624年,唐大体统一中国。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其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从太原起兵到统一中国,李世民功冠天下,是唐朝实际的缔造者。国家统一后,围绕皇权继承问题,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尖锐起来,一场兄弟兵戈相见的交锋不可避免。(“玄武门之变”从电视剧中学生大多熟悉,请一位同学讲一讲)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李渊让位给李世民,这位28岁的年轻皇帝登基了,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历史进入唐太宗时期。学生阅读第8页,说一说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贞观之治”。多媒体出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说明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人民的力量。通过师生一起分析,得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4、播放视频《魏征直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比如:任用敢于纳谏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让学生继续体会唐太宗的治国思想。5、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从政治、经济和边疆方面找)6、出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让学生知道: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 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第二篇章 承上启下1、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印象中的武则天。2、播放视频“武则天”,明确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郭沫若对她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多媒体出示武则天的治国措施,从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和用人方面归纳,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完成此表格。并知道:武则天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4、知识拓展:补充资料“武则天和无字碑”,(处理课件中的习题第5题,并且教给学生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第三篇章 走向鼎盛介绍唐玄宗,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闲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播放视频“唐玄宗重用人才”)多媒体展示杜甫的《忆昔》,教师提问: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粮食丰盈 国库充盈 社会安定师问:为什么能出现此番景象?唐玄宗继位,针对时弊,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多媒体展示幻灯片18)在唐初近百年发展的基础上,玄宗前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4、合作探究:本节课中,我们认识到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这三位杰出的君主,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发展生产,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唐的繁盛能够文明与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要坚持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人才,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生产。五、本课小结: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世界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见幻灯片24)六、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
布置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前期618年 626年 “政启开元, “开元盛世”长安 “贞观之治” 治宏贞观”
教学反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 七年级下
唐朝时期,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当今把华人在其他国家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导入新知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唐太宗与唐玄宗有关用人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决心。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目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
自学思考题
1、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列表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位皇帝的治国策略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相似之处?
3、什么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唐朝的建立
新知讲解
第一篇章 开创盛世
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
政治清明
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增强
文教昌盛
玄武门之变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说明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议一议
以民为本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虚心纳谏
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中央官制)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隋:确立三省六部制
审核政令
执行政令
起草政令
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第二篇章 承上启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二篇章 承上启下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措施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用人方面
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贵族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作用: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与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 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
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较为合理的解释是,这“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闲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第三篇章 走向鼎盛
唐玄宗重用人才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粮食丰盈 国库充盈 社会安定
“开元盛世”
1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2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3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发展生产,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本节课中,我们认识到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这三位杰出的君主,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唐的繁盛能够文明与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要坚持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人才,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生产。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提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人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隋文帝杨坚 D、唐玄宗李隆基
B
B
3、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注重任用贤才 D.提倡节俭
C
4、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D
5、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历史上,统治者的是非功过问题,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唐太宗和武则天,他们统治期间都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应予以肯定。但是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都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剥削和压榨的基础上的,其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史论结合,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历史人物。
唐高祖(李渊)
武则天
建立唐朝
公元(618年)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
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发展
继续发展
唐玄宗前期
开元
盛世
鼎盛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