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第一课时(浙江省温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第一课时(浙江省温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3-28 21: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节 摩擦的利和弊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用事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固体、气体和液体都能产生摩擦力。
2. 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初步体会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学会研究摩擦力的简单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列举能说明存在摩擦力的事例。
难点:列举能说明存在摩擦力的事例。
三、教学准备
木块、木板、纸杯、筷子、弹簧测力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1、什么是重力?
2、重力的方向?
3、重垂线的工作原理?
4、小林的质量位40kg,请求出小林所受的重力?
学生回答,一起评价
(二、新课教学)
情境引入:根据记载,1927年12月21日,英国伦敦由于地面结了冰,汽车和电车的行驶都发生了困难。大约有1400人摔坏了手脚,被送进医院;在海德公园附近,三辆汽车跟两辆电车相撞;由于汽油爆炸,车辆全部烧毁。你知道造成这一惨祸的祸首是什么?
(生:摩擦力太小)
提出问题:将甲、乙两书的书页依次交叠后(多几次交叠),尽力拉两书背,能不能将两书分开 ?
思考:为什么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出?
结论:说明两书接触处有摩擦。
实验一:
1、用力将橡皮擦在写有铅笔字迹的纸上滑动,有什么感觉?用不同大小的力试几次,感觉一样吗?(受到的阻力不同)
2、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慢慢地拖动,手有什么感觉?(感到吃力)
   3、 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桌面上科学书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木块,使它在桌面上运动起来,撤去手的推力,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师小结:摩擦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想一想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那么两个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摩擦力?
实验二: 筷子提米:纸杯内盛有米,米内插有筷子,将米压紧后,竖直向上提筷子,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问:筷子能将杯子提起,靠的是什么力?
生回答,师小结:筷子与米之间存在着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使得杯中的米随着筷子一起被提起。由此可见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也存在着摩擦力。
问:上面的例子中的摩擦力都是固体间产生的。那么,液体、气体间会有摩擦吗?
展示:(1)流星。
(2)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时因摩擦烧毁的情景图。
(3)船在水中高速航行时的情景图。
为了使学生对气体的摩擦有多大有一个概念,可以补充一个例子:子弹不受空气阻力时可以射到40千米远,子弹实际只能射到4千米远。相同条件下,液体的摩擦力比气体的摩擦力要大。
讨论得出结论:气体、液体也会产生摩擦力。
举例:请你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利用摩擦的例子?
实验三:
1、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放一块木板,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牛。
2、在木板上放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木块与长木板的摩擦力 牛
3、在长木板上分别用棉布、毛巾等,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位为 牛。
归纳: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举例。
(三、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作业本B 22-23页
教与学54-56
五、板书设计
第六节 摩擦的利和弊 1
一、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叫摩擦。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与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