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了解土壤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 能够独立的探究土壤的成分。
3.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特性。
4. 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教学重点】
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土壤的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酒精灯、三脚架、镊子、火柴、蒸发皿(演示实验用)。
学生材料:每组沙土、黏土、壤土各若干,每组白纸3张、放大镜1个、漏杯1个、烧杯3个、水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图片,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出示图片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3.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意图:土壤是我们最常见的物质,但对于土壤,学生却有种熟悉的陌生,通过图片引发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探究土壤的兴趣。]21教育网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研究与感知土壤,初步建立土壤的概念。]
四、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1.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沙土、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
(检测土样的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
2.活动过程:
(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3.观察和水的沙、黏土。
4.谈话:如果弄湿每一种土样,他们又会有哪些发现?
5.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①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
②在海滩或沙盘里,湿的沙土感觉上像什么?
③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么?你是如何制作的?
(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
(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土壤相似却又不同,利用有着很大差别的沙子与黏土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性质。]21cnjy.com
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
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
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4.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21·cn·jy·com
(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土壤渗水性的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土壤有着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性质孕育了不同的植物。]
六、学以致用,加以拓展
1.(提供一堆家乡土)活动: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混合物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然后判断出神秘混合物的种类。2·1·c·n·j·y
2.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它们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讨论:
①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
②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
③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有其它什么成分?
3.拓展活动:调查家乡的主要农作物。
4.活动过程:
(1)自己的资料和经验开一个信息发布会,交流讨论土壤里生长了哪些植物?
(2)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或作品及调查结果贴在“土壤研究结果”大白纸。
5.尝试选择土壤种类,种植一些植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究身边的土壤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土壤,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板书设计】
2.了解土壤
土壤:水、空气、沙土、黏土、腐殖质
沙土 好
渗水性 壤土 一般
黏土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