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实和种子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继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活动后,开展的又一个专题观察活动。学生将通过对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观察研究,了解每一种开花植物都要产生足够的种子,以延续它们的物种。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同花、果实和种子的接触非常多,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如很多蔬菜、水果是果实,里面大多能看到种子;有些果实上面还顶着花,果实可能是花发育成的;种子种下去能长出新的植株等等,但这些概念有些是模糊的,如知道果实是花发育成的,但不知道花的构造和果实的形成有什么联系;还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如有些学生认为果实都能吃,能吃的都是果实,以是否能吃作为判断果实的依据等。
本课一方面继续开展对花的专题观察活动,对花的雄蕊、雌蕊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参照学习“各种各样的花”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体会科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一课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雄蕊和雌蕊。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要观察几种花的雄蕊和雌蕊。根据雄蕊和雌蕊可能具有的功能,观察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是否容易抖落,雌蕊的柱头是否有粘性。
第二,给花传粉。学生们将用一根棉签接触雄蕊,亲眼看到棉签粘满花粉的情景,感受昆虫传粉的作用。
第三,油菜的果实和种子。进一步探讨油菜果实的成长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2.雄蕊和雌蕊在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发展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2.按一定顺序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专题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学难点】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植物传粉、受精的课件或挂图。
分组: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集中话题 出示图片:顶花的果实 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发现和猜想。 从现象出发,了解学生前概念,切入研究主题。
提出话题:植物的花和果实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
观察雌蕊和雄蕊的构造 指导观察方法:放大镜看;抖一抖;摸一摸 用放大镜分别观察雌蕊和雄蕊的特征,在记录表上画下来。 通过方法指导 ,学生能发现雌蕊和雄蕊细节上的特征。
指导观察:用柱头轻触花粉或用棉签蘸过花粉后再轻触柱头。 观察活动,将现象写在记录表里。
板书:雄蕊:花丝+花药(花粉)雌蕊:花柱+柱头(粘性) 交流,质疑。 从观察结果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果实的形成过程 启发思考:植物雌蕊和雄蕊这些特征和结出果实有什么关系? 大胆联想,充分交流。预期:学生可能会联想到蜜蜂、蝴蝶等昆虫把花粉传播到柱头上跟结果有关,但不知道受精和子房的发育变化。 从原有经验出发,利用课件进行间接的观察,了解花和果实的关系,改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形成科学概念。
播放课件:果实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梳理出植物繁殖行为关键词。板书:传粉→受精→结果 观看课件,用自己的话叙述花发育成果实的变化过程和传粉的几种方式。
观察油菜果实的构造特征 提出话题:果实是什么样的?发放油菜的果实。 观察油菜的果实并按生长变化的顺序排列。 初步了解果实的结构。
巡视指导。 小心剥开一个快要成熟的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记录下来。
交流、比较。
回顾与拓展 说说本节课学习到哪些科学知识。 内化概念和方法。
介绍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感受科学家的精神。
发测试题。 答题。 评价学习效果。
布置作业 观察各种各样的果实,比较和油菜果实的异同。 发展研究植物果实的兴趣。
板书设计 花、果实和种子雄蕊 雌蕊花丝 花药(花粉)花柱 柱头 子房 结果 受精 传粉(风、昆虫、人)
【学习指导】
观察记录表1
植物名称 雄蕊的特征 雌蕊的特征
小结:雄蕊可以分为________和花药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________。雌蕊可以分为柱头、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用手指轻触柱头,发现柱头上有_______。
观察记录表2
油菜果实的生长顺序: 油菜种子的排列方式(画图):种子排列起来约有______厘米。 种子的数量:
测试题
① 填空
植物雄蕊的________传到雌蕊上的________上,使雌蕊_______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________和________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植物利用________或者________来传播花粉。
② 判断(正确的在前面□里画√)
1.油菜花的雄蕊上有许多花粉,雌蕊顶部的柱头有粘性,可以粘住花粉。
2.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3.不同植物的果实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果实里都有种子。
4.花生是果实,萝卜也是果实。
拓展阅读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9—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被授予2000年度﹙首届﹚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人工传粉﹚。袁隆平知难而进,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到2006年止,我国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累计增产的稻谷达5200多亿公斤,年增产的稻谷就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1999年10月,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一颗小行星(8117)命名为袁隆平星。
【教学评价】
评价依据:
观察记录表
测试结果
观察与交流活动主动参与程度和水平《花、果实、种子》教学反思
本课延续各种各样的花学习内容,闪光点有五:
1、一石激起千层浪式的导入。从学生身边的常见植物南瓜、玉米等入手,通过提问:有的植物开花后会结果,有的却不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雄蕊与雌蕊与植物的繁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这样不但调整了学生兴趣,而且自然切题。
2、通过观察和实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观察一:探究花的雄蕊和雌蕊;观察二:探索果实和种子。除了用感官外,借助工具,辅以课件展示。用棉签做传粉实验,学生深刻理解。
3、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如用画图的形式记录雄蕊和雌蕊;用数学统计的知识计算豆荚数及种子数;写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用到了语文知识。
4、注重拓展与延伸。教学流程拓展与延伸目的: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能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5、注意知识的联系。如用学习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的方法学习本课,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的活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第一部分的继续,又是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准备。
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很浓,对科学知识掌握也会很好,用的最多的就是观察法,只是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学生实验探索可能还不够到位。但基本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激发科学兴趣以及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意识应该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