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反思
1.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应该由观察岩石再到探讨观察的方法,而我设计成先介绍观察的方法再让学生去观察。课堂变成是一种任务,丧失了趣味性。教材中的许多要点都没有讲解:比如气泡图。我将它理解为总结岩石的特征,所以觉得这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然后就删去了。其实这个图是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的特征,进一步观察,将讲述的内容转化成写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忽视了学生的前概念,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先表达自己对岩石的了解,及岩石与非岩石之间的区分。在试教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观察砖头、瓷砖和瓦片,提问,这些是不是岩石?为什么?岩石是怎么样的?结果观察这个环节花费了较多时间,然后导致时间来不及,后来改成再最后引入砖头,让学生区分。当然,在设计时没有设计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岩石了解和对岩石的描述。21教育网
3.在观察岩石是让小组选择3~4块进行观察,这使学生观察时负担过重。原本这样是因为试教时,发现有些学生很快就完成对自己的岩石的观察,然后就去摆弄其他的岩石,或者自己做其他事,而且在观察工具的使用中也出现争夺的现象。所以想这样设计,能让小组一起合作,并让每位学生都能观察多块岩石,这样比较能总结岩石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但是在课堂上,确实感觉这对每个组的记录员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4.在讨论分类时,讲到大小和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不要作为分类标准,但是在巡视学生的操作中,还是有以大小分类的小组。我想,以大小分类也可以允许,但是要强调确定一个标准,从而确定相对大小。只要学生能明白这一点就可以。21cnjy.com
总而言之,这节课中,我对于教材的理解这一块还很欠缺。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二)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常见的一些岩石,砖头;观察工具:放大镜、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欣赏大自然中的岩石图片
2.提问:关于岩石,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观察岩石
1.了解观察方法
提问:如果你手上有岩石的话,你会从那些方面观察岩石的特征、特点呢?怎样观察?(你熟悉的观察方法有哪些?)21教育网
2.观察岩石
①介绍研究活动:对岩石进行观察
②出示记录表,讲解表格
③实验要求:每组选择3~4块岩石进行观察;用铁钉划、敲击时要注意安全;观察时,要及时记录你的发现。
3.交流汇报
提问:①不同的岩石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比如…..
②不同的岩石有没有一样的地方?比如…..
(四)给岩石分类
1.确定分类标准
各种各样的岩石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我们总能发现有些岩石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科学家研究岩石的时候,不仅看,还分分类,你们会不会根据岩石的特征将他们分分类呢?21cnjy.com
2.讨论分类方法
3.汇报交流分类方法
4.小组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提问:不同的分类标准,它的分类结果一样吗?
6.岩石和非岩石的区分
出示砖头
提问:①你会将它分到哪一类?
②它是岩石吗?
③岩石是怎么样的?
(五)小结
1.岩石是天然的。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类标准,它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五、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岩石
?
观察方法:看(颜色、花纹、形状、大小……)
摸(光滑、粗糙)
听(敲击声)
闻(气味)
划(软、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