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作者及
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探究学生常见的“岩石”,这与后面的内容探究“矿物”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进而对照岩石资料对岩石进行识别,为后面的内容打下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岩石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常见的东西,特别是农村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能见到岩石,因此,这对他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但他们对岩石的认识还是非常浅显和表面的,对于岩石的特征没有形成清晰的科学的认识。本课主要抓住学生对于岩石还有许多未知的问题,引领他们进一步探究岩石的奥秘,从而获得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及用途;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2、过程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和构造;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以及查阅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岩石进一步的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鉴别它们的种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岩石美景。
2.学生展示搜集的岩石。
3.出示三块岩石让学生判断。
4.揭题(板书课题)。
?1.欣赏美景:这里面的岩石你都认识吗?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岩石,说说从这些岩石中发现了什么?
3.学生判断是什么岩石。
?
?
欣赏美丽的岩石,给学生以视觉上的震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初步观察
描述特征
1.教师出示岩石,从哪些方面观察岩石?借助哪些工具观察岩石?
2. 出示岩石观察记录表,说明记录表的观察内容。
3.教师强调观察注意事项。
4.分小组观察岩石特征。
?
1.根据生活常识说说认识岩石的方法。利用各种感官和工具观察岩石。
2. 说明观察记录表的内容。
3.学生完成实验并填写观察记录表,汇报观察结果。
?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为了让学生知道岩石种类,学生就要对岩石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并与资料进行对照。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同时根据学生实事求是观察到的岩石特征,得到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科学学习方法。
(三)
深入观察
识别岩石
1. 教师介绍观察岩石的另一种方法滴盐酸实验,并对该实验进行演示,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 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出示气泡图,引导学生根据气泡图判断岩石种类;
4.给岩石找到自己的家。
1.学生认真倾听观察。
2.学生根据气泡图判断岩石种类。
3.利用所学知识给搜集的岩石找到自己的家。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判断岩石还有很多方法,如滴盐酸,气泡图。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总结拓展
1.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认识了哪几种常见的岩石?
2.阅读《岩石的成因与分类》。
3.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
1.学生归纳总结认识的六种常见岩石。
2.阅读《岩石的成因与分类》。
?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能真正的把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学以致用。
?
板书设计
?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
观察:看、闻、摸、听……
借助工具:放大镜
?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反思
根据科学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本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亲历活动,让他们直接参与“认识常见岩石”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研究的方法。通过认真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方法做得比较好:
1、教学准备比较充分,教学氛围比较理想。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各种常见的岩石,学生在课前的搜集活动中就对岩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岩石美景,将学生带入美好的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21教育网
2、分工合作,适时引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岩石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让他们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做到既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进行自我反思,培养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使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另外,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用两块岩石相互碰撞,其中一块被砸成两瓣,这时我鼓励学生说:“正好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对岩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1·cn·jy·com
不足之处:
1、对于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表达能力是进行探究交流活动的重大障碍,特别是对岩石特征进行表述时就显得很困难。因上,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应成为常态,使学生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中不断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上好科学课打下良好的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由于这节课所要做的实验较多,而且学生在交流汇报岩石特征时由于语言表达的障碍,耽误了不少宝贵时间,从而导致课后有些拖堂。因上,合理的安排时间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但是,话又说回来,科学探究不能走过场,只有保证孩子充分探究的时间,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事物的特征,亲历探究的全过程。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