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的研究
【教材分析】
《摆的研究》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本课有2个活动,第1活动是第2活动的基础、前提,第2活动是第1活动的发展、深化。建立的科学概念是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帮助学生经历“猜测-操作-分析-比较-发现”的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科学态度: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各三个、记录本。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质疑,诱发思考。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套器材,我们要用这套器材来观察一种运动方式。现在我把它(摆锤)拉开一个角度,然后轻轻一松手,不用推它,它运动起来了。 你能给这种运动方式取个名称吗 (摆动)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摆动” (比如钟摆、荡秋千、荡船…… )
投影仪出示:同学们, 这是一个摆钟,是过去许多家庭常用的計時工具。它与现在的钟有什么不同?(有摆)当中的摆,是钟的心脏。它隐藏着许多秘密。上完今天这节课后,我们一定能解开当中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板书:摆的研究)
猜测假设,激发参与。
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a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2)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找好记录)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a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3倍的那一栏把它划掉。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其他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的举手。
师小结板书:对号。
探究解惑,实现目标。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作业本最下面的问题了吗?
我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长度 )有关。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师可根据学生时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P61图片,红色线条指出两条摆长。)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四、拓展延伸,智慧育人。
课后探究:你们有信心自己做一个摆钟吗?摆钟很容易,课后制作一个1分钟60次摆的摆钟 。
科学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隐藏着许多秘密,但我们只要勤于动脑动手,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就能解开许多秘密。也许在将来,我们班的某些同学会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长越长 摆动越慢
摆长越短 摆动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