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第一单元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节选自杜甫《垂老别》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阅读教材第23页小字内容,概括唐玄宗后期的作为。 唐玄宗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排斥忠良,朝政黑暗腐败。 唐玄宗统治前期呈现出“开元盛世”景象,而统治后期使唐王朝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一、安史之乱 强盛的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经过如何?其影响是什么?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膨胀,唐朝中央兵力空虚。 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戍边。唐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可直接代表皇帝,故称为“节度使”,但仍不是正式官名。到710年,唐睿宗开始设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置了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节度使还接受唐政府的诏令,但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节度使 安禄山: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拥有近20万军队,成为“兵雄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图谋夺取中央政权。2.安史之乱的经过时间:755—763年。
叛乱的首领:安禄山、史思明
起兵的地点:范阳
攻占的重要地点:洛阳、长安
叛乱的目的:企图夺取中央政权 叛军占领长安后,使长安成为一片火海。唐玄宗一面派兵平叛,一面携杨贵妃姐妹、皇子皇孙、朝廷大臣逃往蜀都避难,当唐玄宗一行来到马嵬驿时,随行将士杀死了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处死杨贵妃。随后,太子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肃宗任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又借回纥兵的帮助,收复了长安、洛阳。
唐朝诗人白居易为唐玄宗谱写了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长恨歌》与其说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歌,倒不如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盛及而衰的历史悲歌。
历史故事3.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人民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一是使北方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二是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从此唐朝一蹶不振,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二、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说说藩镇割据有什么特点。(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高力士宦官专权 唐玄宗统治后期,宠信宦官高力士,唐肃宗在位时,宦官李辅国开始掌管禁军。后来,宦官权力越来越大,甚至于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其把持。唐王朝的统治阶级已从根本上腐朽了,再也无力继续统治下去。李辅国 三、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阅读教材第24页内容,归纳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者、过程、结果、影响等。(1)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2)领导者:黄巢。(3)过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4)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唐朝灭亡后,全国出现了怎样的政局?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这一政局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十国的政局有何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以致走向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到了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走向了衰落。在衰落过程中,地方上的藩镇割据、中央的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到了唐朝末年,经过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唐王朝奄奄一息,直到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板书设计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节度使势力膨胀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宦官专权,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