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语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阅读中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在品析语句中欣赏紫藤萝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语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难点】
1.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宗璞的资料,搜集写作背景,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古代文人与花
1、陶渊明与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周敦颐与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陆游与梨花:“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4、宗璞?她对于紫藤萝有何种情感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著名女作家宗璞在“焦虑和悲痛”压在心头时看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有什么感悟呢 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 板书课题《紫藤萝瀑布》。21*cnjy*com21教育网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语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4. 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华,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94年出版的《宗璞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散文集。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其小说,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写作背景
宗璞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
3、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藤条长而自然弯曲,非常容易造型,将其攀附于花架、绿廊、山石等,点缀效果非常好。李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生动地刻画出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
4、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盘虬卧龙(qiú)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g)
伫立(zhù) 伶仃(líng dīng) 迸溅(bèng)
沉淀(diàn) 笼罩(zhào) 船舱(cāng)
5、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笼罩:遮盖,罩住。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同学们,首先我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美,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播放课文朗读视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
点拨:第一部分:(1—6段)看花。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
活动二:书声琅琅,感受藤萝花之美
1、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点拨: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2、集体讨论品析作者用怎样的手法描写了紫藤萝花的美。
预设:(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版权所有:21教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显得生趣盎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1·cn·jy·com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21*cnjy*com2·1·c·n·j·y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21·世纪*教育网
(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 ( http: / / www.21cnjy.com )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 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5)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是“浅紫色的”,是可以看见的视觉感受。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2-1-c-n-j-y
(6)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瀑布的对比中,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21*cnjy*com
总结:作者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对紫藤萝花描摹,由整体到局部,展示了花的形态美、色彩美。从外形到内蕴,展现情趣美、生机美。【来源:21cnj*y.co*m】
活动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情感之美
3.结合写作背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面对紫藤萝花作者为什么会出现三次不同的反应?
出示写作背景:宗璞家人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21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点拨: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原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美的藤萝。”
紫藤萝瀑布的奇妙景色挽留住作者的脚步,使作者欣赏、品味。(外在美使作者赞叹、喜爱)
(2)我只是伫立凝望.
原因:“这一条紫藤萝瀑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21教育】
花的繁茂旺盛,花的活泼热闹,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与活力。(内在美使作者感动、思索。)
深入探讨:作者看到盛开美丽的紫藤萝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自己濒临死亡的弟弟形成对比,作者应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然而,“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什么原因呢?www.21-cn-jy.com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拨:作者“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株紫藤萝,但花朵从来都稀落”,“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十多年前后紫藤萝花的衰盛形成鲜明对比,让作者感动、思索。2·1·c·n·j·y21*cnjy*com
(3)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原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者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到生命真谛,精神振奋、豁达乐观。(花的对比使作者感悟)
总结:我们从文中的关键语句中体味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对紫藤萝花的赞叹之情,喜爱之情,感悟之情。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情感。【来源:21cnj*y.co*m】21cnjy.com
活动四:细细品读,理解文章主旨
4、请同学们细细品读关键语句“花和人都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点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5、联系背景资料,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点拨: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几十年来整个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写照与象征。
6、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
点拨:上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总结: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21cnjy.com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作者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自己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以自己情感变化的思路层层深入,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盛开的紫藤萝花引发作者的人生的思索,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希望我们同样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热爱生命。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
1、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一个事物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悟,然后向全班展示。
2、课外阅读宗璞的景状物散文:《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www-2-1-cnjy-com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不由得停住脚步 伫立凝视 加快了脚步
花的外在美 花的内在美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三紫藤萝瀑布
苏教版 八年级下
古代文人与花
陶渊明与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周敦颐与莲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导入新知
古代文人与花
陆游与梨花
宗璞?她对于紫藤萝有何种情感呢?
导入新知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紫藤萝瀑布
1. 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语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4. 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宗璞,原名冯钟璞,笔名宗璞,另有笔名丰非、任小哲等,当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中篇小说《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等 ,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包含《南渡记》《东藏记》等四卷)。
宗璞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
写作背景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藤条长而自然弯曲,非常容易造型,将其攀附于花架、绿廊、山石等,点缀效果非常好。李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生动地刻画出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
知识链接
展示重点词语读音:
盘虬卧龙(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伫立( ) 伶仃( ) 迸溅( )
沉淀( ) 笼罩( ) 船舱( )
qiú
jīn
qióng
zhù
líng dīng
bèng
diàn
zhào
cāng
字词积累
迸溅: 繁密:
稀落: 伶仃:
笼罩: 挑逗: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伫立:
向外溅出或喷射。
多而密。
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遮盖,罩住。
孤独,没有依靠。
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逗引,招惹。
形容鲜美的酒。
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长时间地站着。
字词积累
同学们,首先我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美,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6段)看花。
第二部分:(7—9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
整体感知
1.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深层探究
2.集体讨论品析作者用怎样的手法描写了紫藤萝花的美。
(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深层探究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予静景动态,显得生趣盎然。
深层探究
(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深层探究
(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 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深层探究
5)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以看见的视觉感受。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深层探究
(6)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瀑布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深层探究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对紫藤萝花描摹,由整体到局部,展示了花的形态美、色彩美。从外形到内蕴,展现情趣美、生机美。
深层探究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原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美的藤萝。”
紫藤萝瀑布的奇妙景色挽留住作者的脚步,使作者欣赏、品味。
(外在美使作者赞叹、喜爱)
深层探究
3. 结合写作背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面对紫藤萝花作者为什么会出现三次不同的反应?
(2)我只是伫立凝望.
原因:“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花的繁茂旺盛,花的活泼热闹,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与活力。
(内在美使作者感动、思索。)
深层探究
深入探讨:作者看到盛开美丽的紫藤萝花,与自己濒临死亡的弟弟形成对比,作者应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然而,“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什么原因呢?
深层探究
作者“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但花朵从来都稀落”,“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十多年前后紫藤萝花的衰盛形成鲜明对比,让作者感动、思索。
深层探究
(3)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原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者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到生命真谛,精神振奋、豁达乐观。
(花的对比使作者感悟)
深层探究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深层探究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深层探究
5、联系背景资料,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几十年来整个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写照与象征。
深层探究
6、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
上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深层探究
总结: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深层探究
1、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一个事物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悟,然后向全班展示。
2、课外阅读宗璞的景状物散文:《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布置作业
同学们,作者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以自己情感变化的思路层层深入,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盛开的紫藤萝花引发作者的人生的思索,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希望我们同样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热爱生命。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