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成语故事两则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成语故事两则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01 10:14: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成语故事两则 第 1 课时 亡羊补牢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1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反复朗读,形近字组词。
批注: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本课应掌握的2个生字。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说互听。 3.检查学习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正音。 (2)自由读,开火车读,找出句子测读。
4.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的字生字卡片。 (2)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题目的意思 (1)提问:“亡”是什么意思?“牢”指什么? (2)说说题目的意思。 四、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能提到课文中的内容即可。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养羊人几次丢养?(两次) (2)什么原因丢羊?(羊圈破了个窟窿) (3)邻居怎么劝他的? ①指名读邻居的话。 ②指导朗读:要怎么读才能体现邻居劝他的诚意呢?    (要用关心的语气读)  全班齐读。 (4)养羊人是怎么说的?要怎么读? (不以为然的口气,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全班齐读。 (5)读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说,为什么用“又”字? ②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文 1.为了不丢羊,你认为最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2.如果你是养羊人,应从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训?      (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
3.你想跟那个养羊人说什么? 六、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课 时 教 案
课题:成语故事两则 第 2课时 守株待兔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1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反复朗读,形近字组词。
批注: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本课应掌握的4个生字。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
(板书课题。“株”“待”二字带拼音)
“株”指什么?“待”又指什么?这则寓言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确立学习目标
(或出示上节课学习目标投影、由学生自己订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全文
1.提出自学要求,布置自学。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③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④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⑤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字词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理解。
②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③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题目的意思是说: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看《守株待兔》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过渡:那只兔子是怎样死的?
(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在”,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他还会想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
(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
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会怎样劝他?
3.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事情的这个结果你感到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
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要主动地努力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么做的?以后应怎么做?
六、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
探究活动
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拓展,再次体会寓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