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学习目标知道隋的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基本史实,了解隋灭亡的原因;
掌握隋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知道科举制的基本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学习重难点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炀帝杨勇琼花基础知识,选图答题隋朝的基本情况西魏 北周北朝政权更迭表
(534~550年)(550~577年)(535~557年) (557~581年)(439~534年)东魏 北齐北魏北周陈 隋(581年) 陈隋统一(589年)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杨勇隋朝统一南北的标志是 ;
隋朝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是在 统治时期。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二、隋朝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了大运河。 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 年起,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材料一: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了大运河。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
但不是主要的目的。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材料二:京邑所居,五方辐凑,重关四塞,水陆艰难,大河之流,波澜东注,百川海渎,万里交通。
——《隋书·食货志》加强南北交流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材料三: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材料:假如你是魏晋时期为朝廷选官的主要负责人,你会选谁去做官?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想要做官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1.必须出身高门权贵2.要有地方高官推荐 ——寒门学子难以凭才学做官 ——地方官员把持选才权利如何改变魏晋以来选才制度的弊端?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特 点:
科举制正式诞生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材料一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的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材料四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成为世界上选拔人才的典范。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隋炀帝618年,隋炀帝在 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的灭亡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隋朝的灭亡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乘龙舟出游三次征辽东611年翟让、李密---瓦岗军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死。荒淫无度宫廷生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营建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想一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乱)共同探究一、隋的统一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史料探究: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隋的统一主观上客观上探究
答疑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1.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目的:时间:605年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
南到余杭。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二、大运河开通目的、时间、路线、作用 隋朝大运河涿郡(今北京) 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两千多公里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123451、发展经济,编定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三、隋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3、开通大运河;4、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隋炀帝:正式建立科举制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隋的统一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时间:605年起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繁盛一时的隋朝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朝的灭亡时间:618年结果:唐朝建立1、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巩固训练3、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一个是错误的,它是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B、征发人民开凿大运河C、指挥大军攻打陈朝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6.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都短命,历二世而亡。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修建骊山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