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2.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01 14: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A.制新农药
B.制半导体材料
C.制新医用药物
D.制高温合金
【答案】B
【解析】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可制半导体材料。
2.Mg、Ca、Sr、Ba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第ⅡA族元素。已知:①Mg(OH)2难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②MgSO4溶于水,而CaSO4微溶于水。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Sr(OH)2溶解于水
B.SrSO4易溶于水
C.BaSO4不溶于水
D.Ba(OH)2比Ca(OH)2更易溶于水
【答案】B
3.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小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难溶于水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与冷水反应迅速产生氢气
【答案】C
【解析】铍在硼的左边,因此原子半径比硼大,A项错误;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BeCl2易溶于水,B项错误;铍在钙的上方,金属性弱,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C项正确;单质铍的金属性比镁弱,镁与冷水反应缓慢,铍一定不能与冷水迅速反应,D项错误。
4.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己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Z
X
W
A.原子半径: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答案】C
5.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如表所示.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
B.C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强
C.D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DB32?、D2B42?
D.E单质中由于形成了氢键,所以很容易液化
【答案】C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C为氟元素、D为硫元素、E为氯元素。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三氧化硫,故A错误;B.氢氟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盐酸的酸性更强,故B错误;C.碳元素与氧元素可以组成、,故C正确;D.氯气分子中不存在氢键,故D错误;故选C。
6.下列叙述中,金属a 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C.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l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答案】B
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选项D错误。答案选B。
7.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A>B
B.原子半径:C>D>A>B
C.元素B和C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A、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相互反应
【答案】B
【解析】A、B、C、D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B是O,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A最外层电子数是4或6,为C或S,A的原子序数小于B,则A是C,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D的原子序数大于B,所以D是Al,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O而小于Al,则C是Na,则: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非金属性:O>C,故A项错误;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Na>Al>C>O,故B项正确;氧元素和钠元素可以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化合物,故C项错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但不能溶于弱酸碳酸中,故D项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在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写序号),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2)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3)①⑧⑨三种元素单核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
(ⅰ)③的单质置换出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①和⑤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ⅲ)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⑩ F H3PO4
(2)
(3)Cl?>F?>Na+
(4)(ⅰ)2Mg+CO22MgO+C
(ⅱ)Al(OH)3+NaOH===NaAlO2+2H2O
(ⅲ)H++OH?===H2O
Na+核电荷数大,所以离子半径:Na+F?>Na+。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Ⅰ.(1)请画出元素⑧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
(2)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⑤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④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Ⅱ.由表中①~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A、B、C可发生以下反应(副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一种常见过渡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又知在酸性溶液中该金属离子能被双氧水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A、B、C为含有同一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   。?
【答案】Ⅰ.(1)
(2)O(3)NaOH Al(OH)3
(4)Na2O2
Ⅱ.(1)先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氯水显红色(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H2O2+2Fe2++2H+===2Fe3++2H2O
(2)Al(OH)3
【解析】Ⅰ.(1)通过图表信息可知,元素⑧为氯元素,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Ⅱ.(1)由X是一种常见过渡金属单质,再根据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推知X为Fe,A、B、C三种物质中含有氯元素,由此,不难推断本题考查Fe2+和Fe3+之间的转化,综合分析后可得出A为Cl2、B为FeCl3、C为FeCl2,检验Fe2+的方法是先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入氯水显红色(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在酸性溶液中Fe2+被双氧水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2)本题在作答时,先根据题意快速联想有关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选择符合转化关系图的,由题可知,A是一种含有Al3+的盐,B是Al(OH)3,C是NaAlO2。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周期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4

?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④_______;?______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⑤_________;?________。
(3)在①~?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均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元素⑥是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Mg Br
(2)
(3)K F Ar
(4)Cl b
(5)SiO2
(1)据以上分析可知④为Mg,?为Br。
(2)⑤为Al,?为Ca,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是、。
(3)在①~?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K,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Ar。
(4)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故Cl的非金属性较强,非金属性强弱可以用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故选b。
(5)元素⑥是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二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