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化学键-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3化学键-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01 14:4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3 化学键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离子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成键时只受到静电吸引力的作用
B.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先形成阴阳离子后再成键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答案】B
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D项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答案】B
【解析】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A正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正确;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D正确,答案选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OH中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B.HF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答案】A
【解析】HF中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某些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但属于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等,C项错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斥力)形成离子键,D项错误。
4.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间在形成化合物时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A.a和c B.a和f
C.d和g D.b和g
【答案】C
【解析】题中a为Na,b为Mg,c为Al,d为Si,e为P,f为S,g为Cl。选项C形成的具有共价键的物质是SiCl4。
5.下列各组中每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 H2SO4 (NH4)2SO4
B.MgO Na2SO4 HNO3
C.Na2O2 KOH Na3PO4
D.HCl Al2O3 MgCl2
【答案】C
6.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选项A中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没有全部标出;B项中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也没有全部标出;D项中C、O共用电子对数目标错,碳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写法为:。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答案】C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答案】A
【解析】A、P的质子数是15,选项A正确;B、F原子的电子数为9,选项B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选项C错误;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选项D错误。答案选A。
9.将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蒸干,可得到NaHSO4。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NaHSO4是离子化合物,所以NaHSO4固体能够导电
B.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
C.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D.NaHSO4固体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D
【解析】虽然NaHSO4是离子化合物,但其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不能导电;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1∶1;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只是离子键;NaHSO4固体溶于水时电离成Na+、H+和S,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10.已知X的最低负价与Y的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的弱
D.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A
a+(a+4)?8=0,解得a=2,故Y为Mg,则Z为Si、W为P、X为O。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r(Y)>r(Z)>r(W)>r(X),故A项正确;非金属性W>Z,故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故B项错误;非金属性X>W,故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的强,故C项错误;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为MgO、SiO2,MgO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而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1)下列五种物质中①Ne ②H2O ③NH3 ④KOH ⑤Na2O,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既存在共价键又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在下列变化中,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MgCl2溶于水 ④HCl溶于水 ⑤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1)②③ ⑤ ④ ①
(2)① ②③ ④ ⑤
(2)①碘的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未破坏;②烧碱熔化,破坏离子键;③氯化镁溶于水,破坏离子键;④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⑤Na2O2溶于水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
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丁所处的主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三倍。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半径:戊____甲(填“>”或“<”)。
(3)乙与戊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
(4)元素的非金属性:甲____丙(填“>”或“<”),下列事实能说明该结论的是_______。
A.丙的氢化物稳定,甲的氢化物不稳定
B.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甲的是弱酸
C.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甲的难溶
(5)工业上制取甲(粗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二周期第ⅣA族
(2)<
(3) 极性
(4)< AB
(5)SiO2 + 2CSi + 2CO↑
【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乙、丙、丁处于第二周期,甲、戊处于第三周期,丁所处的主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三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丁为O,则乙为C、丙为N、甲为Si、戊为Cl。
(1)乙为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戊小于甲。
(3)乙与戊组成化合物为CCl4,电子式为,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为:极性共价键。
错误,答案选AB。
(5)工业上制备粗硅的方程式为 SiO2 +2CSi + 2CO ↑。
13.A、B、C、D、E五种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2个,B原子的质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4倍.A、B、C三种元素能结合成化合物C2AB3, 在1 mol C2AB3中共有52 mol电子。D元素的单质0.5 mol与酸全部反应时,有9.03×1023个电子转移。E元素的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具有漂白性。试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元素A 和E 的名称:A ,E 。
(2)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 族。
(3)由元素B、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该化合物为含有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的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
(4)写出C、D两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碳 氯
(2)ⅥA
(3)非极性 离子
(4)Al(OH)3+OH?===+2H2O
【解析】A、B、C、D、E五种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B原子的质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4倍,B为O或Mg,而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2个,故B只能为O,则A为碳;A、B、C三种元素能结合成化合物C2AB3,在1 mol C2AB3中共有52 mol电子,则C元素原子电子数=(52?6?24)÷2=11,则C为Na;D元素的单质0.5 mol与酸全部反应时,有9.03×1023个即1.5 mol电子转移,所以D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即D为Al;E元素的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E为Cl。
(3)由元素O、Na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该化合物为Na2O2,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4)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 OH?===+2H2O 。